【摘 要】
:
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具有早强、耐久性好等特点,在快速修补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进行了磷酸镁混凝土足尺框架节点在恒载和标准升温(IS0834)耦合作用下的抗火性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镁水泥混凝土具有早强、耐久性好等特点,在快速修补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进行了磷酸镁混凝土足尺框架节点在恒载和标准升温(IS0834)耦合作用下的抗火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磷酸镁水泥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制作成的框架节点试件在火灾中温度场分布规律、恒温变形规律、耐火极限和破坏特征,并与普通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进行了比较。初步结论如下:1、在恒载和标准升温(IS0834)耦合作用下,磷酸镁水泥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的温度场分布规律、耐火极限与同等强度的普通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的试验结果基本相同。2、与普通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相比,磷酸镁水泥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的表层混凝土爆裂较为严重,至耐火极限时,大部分保护层脱落,箍筋外露,纵筋部分露出。3、在本文试验工况下,磷酸镁水泥混凝土框架节点试件都是因节点梁外端位移达到耐火极限标准而达到耐火极限状态,梁的破坏始自靠近节点核心区外侧的梁端塑性铰区的破坏。节点接近耐火极限时,表现为节点一侧梁的外端挠度(加载点处的变形)迅速增加,主要变形来自内侧梁端(核心区外侧梁端)形成的塑性铰的转动,接近耐火极限时塑性铰转动加速且变形集中,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失去了承载能力,破坏带有一定的突然性。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试验节点的梁段引起破坏的塑性铰并不是发生在弯矩最大的节点核心区边缘,梁底面(受拉区)的主要垂直裂缝发生在离核心区边缘截面一定距离处,从温度场的实测结果可知,从靠近节点核心区一侧梁端的附近到节点核心区测点的实测温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塑性铰外移的原因之一。升温试验结束后,节点梁残余的塑性转动变形明显。
其他文献
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之后,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梁柱节点的受力性能,主要通过增强节点或者削弱梁段来提高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本文基于对“强节点弱
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和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急剧增长,同时部分垃圾填埋场陆续封场,需填埋的垃圾量超过填埋场设计库容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巨量的待填埋垃圾和新建填埋场选址难等问题,一方面现役填埋场通过竖向和水平扩容,单个填埋场库容日趋增大,大型集约化填埋成为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可持续填埋在中国得到发展,借助各种措施加快垃圾生化降解,促进填埋体沉降发展,再对稳定后的填埋场开挖释放库容。垃圾填埋后在自重、上覆荷
温度对饱和粘性土的力学特性的影响是近年来岩土工程领域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它在热能贮存、地热资源开发和核废料处置等领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然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
球壳是典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体育馆、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风荷载是球壳结构设计中的主要荷载之一,以往在此方面的研究多针对矢跨比小于1/2的球壳,而对于
在城市给水系统中,供水泵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的耗能单元。供水泵站的合理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给水系统的安全性和节能效果。随着变频调速设备在给水系统中的开发应
大跨空间网格结构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其在强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模式,对其进行分类归纳,以便为其后续倒塌破坏过程分析与控制打下基础。本文采用大
摩擦耗能减震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Pall摩擦阻尼器制造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廉,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结构振动控制的重要研究方向。但Pall摩擦阻尼器的四
球面网壳作为大跨空间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成为各地的标志性建筑。但此类结构因其特殊的结构形式、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遭受自然和人为破坏的几率
山区砂泥岩互层基坑工程具有场地跨度大,介质参数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等特点,采用常规的分析方法如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等,对其进行计算分析时,往往由于参数值、本构模型、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