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der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农村,受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流动等因素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也难以满足养老需求,这使得我国农村养老问题十分突出。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的养老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养老保障体系势在必行。如何定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在整个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老年生活,也关系到能否保障农民的经济参与能力和机会。我国目前的农村养老问题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形成的,政府在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上没有给予公平的对待。在包容性增长的视角下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能够强调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的公平性,在保障农民这一传统弱势群体老年生活的基础上,更注重其经济参与能力和机会的提高。本文不但研究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在满足农民养老需求方面的作用,而且研究了这两种养老方式在促进公平、提升效率、增强农民经济参与能力和机会方面的作用,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第一章主要对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分析了包容性增长与农村养老保障的相关性,在分析包容性增长理念中公平与效率统一性的基础上,指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也具有本身的公平性,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代际交换关系会影响到子女的人力资本形成,进而影响到子女未来的收入能力和经济增长,家庭养老有助于维护这种代际交换关系,而社会养老如果够促进父母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则会促进经济增长。第三章回顾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历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村养老保障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了在农村养老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形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养老方式在满足养老需求方面的支持力。第四章提出发展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理念政策建议,指出当前要促进农村社会养老的发展,并探索家庭养老的新形式。
其他文献
发展林业,尤其是速生林,既有利于改善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项目所在地蓬溪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其土质和气候条件极适合速生林发展。所以,在蓬溪以新源
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唐朝,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上,是极其辉煌灿烂的一段时期。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称颂唐代历史说:“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封建社
土地和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后盾,粮食是重中之重,农用地是人类获取食物来源的主要用地类型,它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
桥上道岔区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与道岔板及底座板间的离缝病害较为普遍。文章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砂浆层离缝破损病害特征,考虑不同离缝状态下不同砂浆层纵向阻力,建立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对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社区小组工作法干预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试验组(
本文主要概述我国社区图书馆现状,以及社区图书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用人单位对秘书工作者的要求亦与时俱进。文章通过调研,从社会需求的角度,以珠三角地区为观测点,发现经济社会发展对秘书工
2002年1月28日《北京青年报》指出中国培训市场十大现状:1.WTO吹响了国外培训机构进军中国的号角;2.本土培训机构改变自己培训中介的身份;3.培训机构多如牛毛;4.版权保护成为国外优秀课程进入中
期刊
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高等学校作为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尤其需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高等教育进
王魁与桂英的爱情故事,从宋朝起,就在民间广泛流传。迄今为止,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一再出现。宋人笔记、话本小说、元人杂剧、明清传奇,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