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必须发生转变,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成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传统的“师本教育”转变为新课程体系下的“生本教育”。然而,课堂教学改革难以引发实质性的变革,是与缺乏生命气息密切相关的。“动态生成”教学观主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石,变革课堂教学计划,进而对教学要素重新组合,教学形态展现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教学的优质化。鉴于此,本文在吸收前人对“动态生成”教学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动态生成”教学进行大胆地尝试和探索。此种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使学生自然的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融会在一起;教师动态组织教学,实施弹性教学方案,通过恰当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习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实践证明,“动态生成”教学适合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