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州节水型建设通过建立与用水指标控制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工程体系和与节水型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等四大体系,增强水资源供给能力和用水安全保障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和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结果结论如下:1、定量分析了滨州市各行业节水潜力,预计2011年全市节水潜力可达9379万m3/a,2015年全市节水潜力可达12249万m3/a,2020年全市节水潜力可达17457万m3/a。2、提出了“集蓄天然降水,拦蓄过境客水,多用黄河水,保护地下水,开发利用再生水,优化南北调水”较为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3、提出了滨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了分行业、分区域试点期(2011)、中期(2015年)、远期(2020年)的节水指标。4、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和有关规定,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制度,开展工程措施,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水资源管理机制。5、节水型社会建设将对滨州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效益。预计到2020年,年节水量为25492.6万m3,直接节水效益可达4.42亿元,同时改善了滨州市社会发展环境,实现了人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