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茶叶种植地域、品类及产量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loo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叶的种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代的茶园种植面积、茶叶产量达到古代茶业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清代茶叶也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清代茶叶的若干问题,可对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茶叶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对清代茶产地分布状况进行考察,主要是根据地方志、正史、政书、诗文等文献资料来完成的。本文对6个地区(16个省份)的各产茶府的产茶县数及产茶县占各府总县数的比例进行排序,从中得到各省产茶县的特点。如安徽省,将各产茶府的产茶县数排序,则是徽州府6、宁国府5、安庆府5、池州府4、庐州府2、六安直隶州2、太平府1、凤阳府1、广德直隶州1、和州直隶州1;如按各府的产茶县比例排序,则是徽州府100%、广德直隶州100%、六安直隶州100%、和州直隶州100%、宁国府83.3%、安庆府83.3%、池州府66.7%、庐州府40%、太平府33.3%、凤阳府14.3%。从以上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徽州府产茶县数及产茶县所占比例数都是最大的;广德直隶州、和州直隶州产茶县数最小,但产茶县所占比例为100%;凤阳府产茶县数及产茶县所占比例数在排序中皆为最小。在各省产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清代茶产地的分布特点。首先,清代茶产地分布广。其一,产茶范围辽阔,所述茶区包括了今天16个省份,南起海南岛,北抵山东省。西自云南、四川等西藏边隅,东至台湾海峡。其二,茶区面积广阔,主要是指产茶区呈片状分布,其表现在产茶县相连,跨府接省,大范围的合成一片,而非零星分布。其次,清代产茶地分布区域与现今四大茶区范围基本吻合。第三,清代茶产地的另一个分布特点为各府产茶县分布不平衡。清代茶叶方面,清代已初步形成六大茶类及再加工茶类。在查找到具体出处的茶叶中,将其归类。对清代各省、府及县所产具体茶叶及对应的现今所在地作了汇总,并对其茶叶出处作了具体考证。清代茶叶产量方面,主要是根据清实录和内务府档案清单等资料来完成的。主要估算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鸦片战争前以及鸦片战争后等各时期的茶叶产量,通过具体数据总结出清代茶叶产量虽偶有波动,确也是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的。清代贡茶制度从清初一直持续到光绪年间。而茶马贸易制度在顺治二年宣布正式恢复,在康熙四十四年短暂停止一段时间,在雍正九年又遵循顺治初年定例进行交易,最终在雍正十三年结束。且清代每个时期内的茶引数也不尽相同,便将每个时期细分年份进行阐述。顺治六年—顺治十年,茶叶产量为580550.78斤(现今度量衡单位),约为58万斤;顺治十二年—十七年,1169289.83斤,约为117万斤;顺治十八年,18981346.92斤,约为1898万斤;康熙元年—康熙四十三年,19127884.14斤,约为1913万斤;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四十七年,18958440.88斤,约为1896万斤;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四十九年,21796618.39斤,约为2180万斤;康熙五十年—康熙五十二年,28388734.02斤,约为2839万斤;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六十一年,38331635.86斤,约为3833万斤;雍正元年—雍正三年,59177603.55斤,约为5918万斤;雍正四年—雍正八年,38059700.79斤,约为3806万斤;雍正九年—雍正十二年,40340967.75斤,约为4034万斤;乾隆年间—鸦片战争前,34278302.99斤,约为3428万斤;鸦片战争后,139661390.74斤,约为1亿3966万斤。雍正元年—雍正三年茶叶产量突然增多,是因为茶引数多于雍正其他时期。同时康熙后期(康熙五十年—康熙五十二年、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六十一年)的茶叶产量增长率(30%、35%)比康熙前中期(15%)翻了两倍,也为清代广泛应用的无性繁殖技术—插枝最早出现在康熙后期李来章的《连阳八排风土记》提供了一丝佐证。
其他文献
一、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由于错过了工业革命时代,在工业技术及工艺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技术和经济上的落后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使我国企业发展电子
利用非线性数列的结构特点探讨了梯形网络等效电阻的一般表达式,并将结果与相关讨论进行了比较.
投资基金以其专家操作、多元化组合、流动性高、变现性好、选择品种多样等特点,日益受到发达国家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投资者的青睐,投资基金本身也正向着多样化、规模化方向发
用参数变换方法,研究了位形配分函数对体积的一次导数,得到了第二位力系数,从而证明了第二位力系数与体积无关,并对现有教材所给出的条件加以补充。
<正>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为主要表现,并常伴有明显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中
分析了一维幂次势阱中粒子的能谱,讨论了能谱形状幂次变化的规律。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但由于其易燃,熔体强度低,很难制得阻燃发泡材料。本文选用微胶囊包覆红磷(P)、二乙基次磷酸铝(ADP)、聚磷酸酯类阻燃剂(D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