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体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曼光谱技术在近些年取得了飞速发展,作为一种无损,非接触式分析方法,其应用范围遍及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同时分析时间短,因此该技术也可应用在实时观测方面。尽管拉曼光谱有如此多的优势,但它依然无法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由于高功率、波长稳定、窄带宽的激光光源及高灵敏度探测器的价格昂贵。本论文研究785nm波长近红外半导体激光器,在拉曼光谱测量中,荧光干扰少,体积小、稳定性好、因此被认为是目前最适合应用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上的激发源。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1、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半导体激光器外腔调制的方法,即利用体光栅作为半导体激光器外腔反馈元件,使激光器的输出波长稳定在布拉格波长上。 2、实验测量了不同外腔条件下全息体光栅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谱图,并通过比较和分析,获得了满足拉曼光谱仪的高功率、波长稳定、窄带宽的激光光源,谱线的半高宽达到0.1nm,同时成本大幅度降低,为开发高分辨率的拉曼光谱仪提供了条件。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自洽平均场理论(SCMFT)研究三嵌段共聚物熔体相行为及A/B均聚物混合体系的界面性质。主要研究内容为: 为描述三嵌段共聚物熔体平衡态的相行为,我们在高斯链模型
依据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建立实际渗碳体晶胞模型;采用"统计法"计算了渗碳体中不同种类、数量、位置的Fe原子被合金原子M(M=Cr、Mn、Mo、W、V)取代后的价电子结构(V
分子产生的高次谐波从机理上来说与原子在强激光场中产生的高次谐波类似,但由于分子体系的各向异性,其产生的高次谐波的特征由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所决定,因此所产生的高次谐波的
本论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庞磁电阻(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CMR)材料La_(2/3)Sr_(1/3)MnO_3多晶块材及(La_(2/3)Sr_(1/3)MnO_3)_(1-x)/(LaNiO_3)_x复合体系的制备、晶体结构、电磁性能、CMR效应等重要内容。本论文还尝试研究了La_(2/3)Sr_(1/3)MnO_3多晶薄膜和外延薄膜的制备工艺。首先创新性地采用化学
TiO2光催化作为一种环境治理的高级氧化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能量大于其禁带宽度的光照射下,TiO2被激发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然后光生电子-空穴对迁移至催化剂表面实现光
学位
近光源生物组织的空间分辨漫反射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医学光子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目的就是发展一种能够测定生物组织光学参量的新技术。目前,用来描述光源附近生物组织光学
纳米颗粒粒度测试对于纳米科技发展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简称DLS)技术,又称光子相关光谱(Photon CorrelationSpectroscopy,简称PCS)技术,
尽管标准模型(SM)是成功的理论,但是它也存在自由参数较多、平庸性、不自然性等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SM仅是一种低能有效理论,在SM之外应该有新物理存在。为了克服SM中引入
本论文采用溅射和蒸镀方法沉积了Zn/S/Zn(ZSZ)三层结构薄膜,然后通过在1atm压力的Ar气氛中退火制备出ZnS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退火和沉积时间对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ZSZ薄膜在氩气中退火后,转变为六方结构ZnS薄膜,且沿(111)晶面择优生长。所得ZnS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平均光透过率高达约80%,且均匀致密。随着退
中微子物理作为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的交叉前沿学科,是当今理论及实验研究的热点。在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中微子是自旋为1/2的Dirac粒子,不带电,只参与弱相互作用,最初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