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英译中音美的传递之初探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思维表达的最高形式。中国古典诗歌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一直是一个难题,总结起来有如下三个原因。第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本就很难。第二,诗歌具有隐喻的特点,特别是中国的古诗以凝练的文字以及深刻的意境取胜,更是难以把握。第三,诗歌之所以是诗歌,因为它自有一套严格的格律要求要遵守。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学宝藏之一。中国古典诗歌是我们的先辈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不仅紧迫而且意义深远,这是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必要性。诗言志,在这个层面上,不管是一首汉语诗还是一首英诗,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是共通的,这是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可能性。长期以来,全世界的学者专家一直致力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研究。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译诗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即,“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这是形美”。苏珊·巴斯内特以“种子移植”论而闻名于世。她认为诗歌是可译的,而诗歌翻译的过程就如同种子移植的过程。该论文主要是在这两个理论的框架下进行研究的。在承认诗歌可译性的前提下,笔者将重点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音美的传递问题。在这篇论文中,笔者采取比读的方法,总结了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音美处理的典型方法策略。尽管目前市面上已有许多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著作,但少有全面系统的论述。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学者专家对这一题材进行系统的研究,针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音美传递的问题提出更多有效的方法策略。
其他文献
<正>定西市各级纪委监委认真贯彻全省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有效履行监督第一职责的方式方法,创新了听、看、要、问、盯、谈、函、督
在英美的文学史上,艾兹拉庞德不仅是二十世纪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从东方学家费诺罗萨那里获得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一些对日本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笔
斜拉桥桥塔钢混结合段构件繁多,构造复杂,致使其受力情况难以明确,对于异形截面的桥塔尤其如此。以太原摄乐大桥异形截面桥塔的钢混结合段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Midas Civil软
目的 观察当归不同炮制品与抗坏血酸及甘露醇合并使用对O2^-/&#183;的清除能力,为当归不同炮制品的抗氧化效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设阳性药对照组、试剂空白组、炮制品和相应炮制
调整气机升降是中医治疗脏腑病变的基本治则之一。临床调整脏腑气机升降时,具体治法甚多,但总体上应遵循如下原则,辨明病势趋向,顺应腑腑特性;重视整体联系,多角度选择途径,合理配伍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多发病和常见病。哮喘患病人数多,全世界约3亿人患此病,由于大气污染的加重和化工业的发展,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到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