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汉源地区200~80KaBP湖相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198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四川汉源地区大树镇摆鱼村湖相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地层学、地貌学、沉积学方法,结合野外记录,将剖面大致分为8个沉积阶段,3个旋回期,建立了大树摆鱼剖面沉积地层序列。通过粒度特征分析得出中值粒径平均为18.12μm,大都是粘土、粉砂、细砂互层。成层性和分选性较好,频率曲线呈明显的双峰特征,几乎没有粗尾;通过与岱海、西峰黄土、宣城河流沉积物的粒度分布及粒度参数特征对比,发现与岱海湖泊沉积基本一致,而与黄土及河流相沉积明显不同,判别出沉积物的成因类型与沉积环境,即大树摆鱼剖面主体是半深湖—深湖相湖泊沉积,部分是滨浅湖相湖泊沉积。通过高精度年代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分析,大树摆鱼剖面基本能达到1cm/100a的分辨率。沉积时间约为206.74~80.55 KaBP,形成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中期。通过内插和外推建立了大树摆鱼剖面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序列。大树摆鱼剖面中值粒度与磁化率呈正相关,与色度L呈负相关。高中值粒度和磁化率值、低L值指示了降水较多的暖湿气候环境;低中值粒度和磁化率值、高L值指示了降水较少的暖干或凉干气候环境。汉源地区200~80 KaBP的古气候演化过程分为3个时期8个阶段:(1)倒数第二间冰期末期(206.74~190.32 ka BP)以温暖而干旱气候环境为主;(2)倒数第二冰期(190.32~133.00 KaBP),以温凉较湿的气候环境为主,间夹一凉偏干时期;(3)末次间冰期(133.00~80.55 ka BP)以暖湿和暖干大幅波动气候环境为主,并以暖湿气候占主导地位。汉源地区的降水主要受控于太阳辐射影响下的印度季风强度的变化。而对于温度的变化,则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一致。但汉源地区的环境指标记录与它们并不完全同步或一致,反映了区域性气候环境特征。
其他文献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电视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体,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对于体育赛事以及一些重大活动,高清晰度电视现在仍然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忽然有一天,你突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