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纳米团簇普遍具有大的斯托克位移、低毒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性能优异的荧光材料。为了提高和改善金纳米团簇的荧光性能,对金纳米团簇进行金属掺杂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方法,而这方面的研究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我们通过简单、绿色的合成方法制备了具有高荧光性能的金基双金属纳米团簇,探讨其荧光增强机理,并根据团簇荧光对目标物质的响应特性,构建荧光探针。本文首先对金纳米团簇和双金属纳米团簇的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等方面作简要的介绍,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牛血清蛋白(BSA)为配体,水热法合成Mg掺杂的荧光金基双金属纳米团簇(BSA-Au/Mg NCs)。研究发现,在掺杂后该团簇荧光强度有所增强,且其荧光对Co2+有较好的选择性猝灭响应。基于该团簇对Co2+的荧光响应特性,建立了Co2+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发现当Co2+的浓度在0.5~40μM范围,团簇的荧光猝灭程度(F0/F)与Co2+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M(双金属纳米团簇溶液荧光强度为F0,加入Co2+后团簇荧光强度为F,猝灭程度为F0/F)。此方法被成功应用于自来水及嘉陵江水样等实际样品中Co2+的检测。以L-半胱氨酸(L-Cys)为配体,直接与金属盐混合反应,制备Ag掺杂荧光金基双金属纳米团簇(L-Cys-Au/Ag NCs)。研究发现Au/Ag NCs的荧光量子产率为Au NCs的126倍,且该荧光能被Cu2+猝灭。且研究发现当Cu2+浓度分别在0.1~10μM和10~50μM范围,团簇荧光猝灭程度(F0/F)与Cu2+浓度均呈现良好线性,检出限为0.037μM,此方法被成功应用于健康人血清中Cu2+的检测。回收率和精密度考察结果良好。以3-巯基-1,2,4-三唑(TRO)为配体,采用一步法合成Ag掺杂荧光金基双金属纳米团簇(TRO-Au/Ag NCs)。该团簇荧光强度较未掺Ag金纳米团簇有明显增强,掺杂Ag元素后荧光发射峰有明显蓝移,且其荧光能被Hg2+选择性猝灭。基于该团簇对Hg2+的荧光响应特点,构建检测Hg2+的荧光探针。当Hg2+浓度在0.5~80μM范围,团簇荧光猝灭程度(F0/F)与Hg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0μM。此方法被成功应用于嘉陵江、毓秀湖水样等实际样品中Hg2+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