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辽宁省公卫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为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学术支持。方法:本研究以辽宁省CDC及5个市、区/县CDC和7个与公共卫生相关机构从事公共卫生的专业技术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了425人;采用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课题组统一编制的《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要素调查问卷》;使用EpiData3.0建立问卷录入数据库,对所有回收的问卷进行双人录入,同时核查逻辑错误。定性变量以频数和百分比来描述,定量变量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在单变量分析上,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ANOVA进行。在因子分析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辽宁省公卫执业医师岗位胜任力维度。在多变量分析上,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所有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检验均以双侧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425份,有效问卷421份,问卷有效率99%。Cronbachα系数为0.986,问卷的信度非常高。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最终胜任力要素按照各自的相关性划分为6个维度,它们分别是:基本素质、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公共卫生基础知识、领导者核心素质、科研创新能力、毒理学能力,累计贡献率达75.46%。在单因素分析中,有9个有统计学差异的特征因素,它们分别是年龄、学历、性别、专业、工作时间、职称、职业发展评价、职业与工作满意度评价和职业倦怠评价。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6个维度和岗位胜任力总分中,与参照水平相比,预防医学专业对“公共卫生实践能力”有正向影响;与参照水平相比,大专、本科和硕士及以上学历对岗位胜任力有正向影响,且有学历越高,岗位胜任力越高的趋势;与参照水平相比,较高满意度对岗位胜任力有正向影响;与参照水平相比,36-45岁对岗位胜任力有负向影响;与参照水平相比,行政管理岗对“毒理学能力”有负向影响;与参照水平相比,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对岗位胜任力有负向影响;与参照水平相比,取得执业医师证对“公共卫生实践能力”有负向影响;与参照水平相比,卓越评价对岗位胜任力有负向影响;与参照水平相比,轻度倦怠对岗位胜任力有负向影响。结论:1、辽宁省公共卫生医师岗位胜任力归类为6个维度,他们分别是: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公共卫生基础知识、基本素质、领导者核心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和毒理学能力。2、本研究中影响辽宁省研究对象的岗位胜任力的因素较多,其中年龄、学历、职称、专业、职业发展评价、职业与工作满意度评价和职业倦怠评价对岗位胜任力要素总分的影响最大。3、该模型的建立既为高等医学院校科学合理地设置公共卫生课程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也为公共卫生机构快速、科学地引进公共卫生人才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