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社区建设被写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然而在农村经济及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农村老龄化的程度日趋严重,“十二五”以来,国务院及所属职能部门共出台了26项与养老服务相关的政策,这使得农村老年人在有需要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机会享受周到的养老服务。 本研究以湖南省首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地区之一的南县为例,以社会互动理论及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为支撑、以问卷调查法和质性分析法为手段、以epidata、spss为工具,在该县选取三个社区为考察对象,借用李克特量表及SWOT分析法,调查并分析了该地区家庭、养老院、幸福院三种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服务供需现状,在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的现状下,幸福院模式是老年人最易接受的一种非家庭养老服务提供模式,是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借鉴国内三个地区较为典型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经验,提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可以依靠发展不同档次的幸福院来实现,并针对这一模式对三个档次幸福院建设标准做出了细化,结合实际对其政策指导、建设理念、建设框架、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做出规划。打破传统政府包干的或家庭包干的农村养老观,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角度提倡非政府力量的参与,专业社工的介入和指导;从社会互动的角度强调在养老服务开展过程中带来的服务技术和养老观念的更新,重视农村社区内部闲置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服务的来源多样化、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