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康养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作为一项产业,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森林康养是实施“两山论”的有力措施。但是,由于森林康养被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产业发展的同质性、国民对森林康养不熟悉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森林康养产业绿色健康发展。而我国的森林康养产业制度,由于其制度制定一般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我国的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无法可依、缺失引导目标,让国民走进森林、体验森林、收获健康的目标仍有一定距离的路要走。基于森林康养产业起步较晚且相关制度存在一定滞后性的现实情况,本文大胆提出要构建一套适应当前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制度,以期待能促进该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在本文中,首先通过资料分析、对比研究方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近5年来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及制度构建信息为样本,分析比较了 5年来我国各省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同时,本文从法令规章、行为规范、文化——认知三个层面,探讨了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绿色发展制度构建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本文的研究表明,森林康养的推动中存在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后续政策缺失、相关标准不完善导致产业发展不规范、相关企业积极性不高;而开展森林康养活动企业社会责任感待提升、内部规范待完善,资格资质认定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使得相关企业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创新精神,从内部阻碍了其绿色发展;再者,各级政府不够重视,林区、林场发展目标不清晰,国民对森林康养了解度不高等都是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最后,本文运用了社会制度学、利益相关者和生态伦理学理论,从三方面对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绿色发展制度进行了构建。一是管理制度规范生成,包括强制性制度及非强制性制度构建。二是通过森林康养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分析,构建配套政策与措施。三是进行价值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