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灌注(CT perfusion,CTP)成像技术在肝细胞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经TACE治疗后的肝细胞肝癌患者,对符合标准的36例病人进行CT灌注检查、常规肝脏强化CT检查(动脉期及门脉期)和MRI检查。定量分析残留或复发病灶CT灌注参数与正常肝脏组织灌注参数之间的关系,包括肝动脉灌注量(arterial flow,AF)、门静脉灌注量(portal flow,PF)及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同时对比残留病或复发病灶与周围正常肝脏组织的时间-密度曲线(Time-density curve,TDC)趋势。结果:36例病人共评价47个病灶,CT灌注发现残留或复发病灶42个。1.术后病灶周围正常肝脏组织灌注参数AF为33.50±10.74(ml/min/100ml)、PF 为 130.05±36.70(ml/min/100ml)、PI 为 21.09±5.85;残留或复发病灶灌注参数AF 为 103.61±30.56(ml/min/100ml)、PF 为 35.67±24.09(ml/min/100ml)、PI为76.32±13.70,两组数据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残留或复发灶AF及PI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脏组织,PF明显低于周围正常肝脏组织。2.比较残留或复发病灶与周围正常肝脏组织时间-密度曲线强化峰值的时间和趋势,残留或复发灶强化峰值的时间为21.6±4.1(s),正常肝脏组织强化峰值时间为51.7± 6.0(s),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残留或复发灶TDC呈"速升速降"型,并在动脉期达到峰值,随后下降;正常肝脏组织呈"缓慢上升"型并且在静脉期达到峰值。3.以MRI评价的结果为标准,CT灌注对TACE术后疗效评价可靠性较高,Kappa值为0.69;敏感性为97.6%,特异性为66.7%。常规强化CT对TACE术后疗效评价可靠性较差,Kappa值为0.3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2%、83.3%。4.CT灌注成像辐射剂量(10.2mSv)明显低于常规3期肝脏强化CT辐射剂量(28.34±5.9mSv),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常规2期肝脏强化CT辐射剂量(28.16±3.6mSv)与常规3期肝脏强化CT辐射剂量(28.34±5.9mSv)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癌TACE术后,CT灌注参数能够客观的定量分析残留或复发病灶内微血管灌注情况;CT灌注图能够直观的发现残留或复发病灶;与常规肝脏强化CT比较,CT灌注成像平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肝细胞肝癌TACE术后残留或复发检出率较高,同时CT灌注成像有效辐射剂量也较常规强化CT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