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活动”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以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预示着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开始,新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仅是课本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评价体系等内容的改革。在课程改革的影响下,现行的知识本位、教师为中心、传授-讲解-灌输-习题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已被要求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自主活动,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充分参与课堂,在参与中,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加不能是单一的分数至上,而是应该评价方式多元化,从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收获。  伴随课程改革的落实,“活动”教学逐渐在地理课堂中崭露头角,在“活动”课堂中,学生被充分调动起来,开放的课堂、实践动手的操作、自主探究的方式是“活动”课堂的重要特征,学生在地理课堂中,通过“活动”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组合作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互助和社会交往互动能力。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将“活动”课堂的教学理念与地理课堂联系起来,并且将理论运用于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去,笔者结合自己高中一线教师的实践优势,将地理“活动”进行分类整理后,加入个人活动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展示,不断丰富理论基础,并且为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依据。地理“活动”案例的整理的过程,是笔者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契机,也促进了笔者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以此为促进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如能为其他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帮助,笔者将倍感荣幸。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阐述了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现状、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地理活动教学的基本理论。首先介绍了地理“活动”教学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地理“活动”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心理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然后论述了地理“活动”教学的特点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第三部分,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该部分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区直高中教师以及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高一学生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围绕传统课堂和“地理”活动课堂开展过程中师生的感受,以及“活动”课堂在一线课堂中开展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等内容。针对部分重要问卷调查数据,笔者用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并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地理活动教学的效果实验对比研究。笔者选用狮山石门高级中学高一两个班级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班采用地理“活动”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两个班级三次考试成绩对比,分析地理“活动”教学的实效。  第五部分,地理活动教学的分类及案例分析。这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笔者依据活动的呈现形式将其划分为三大基本类型——思考类、实践类、探究类,在三大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的“活动”类型阐释,结合“活动”教学实例,笔者将每一类型的“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以及在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举例分析,清晰简明。  第六部分,地理“活动”课堂研究的结论和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对毕业典礼的教育文化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各种仪典活动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在具体的活动中,仍然存在着徒有形式,没有内容的做法。毕业典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
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探索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使教学方法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在实践新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有成功亦有失败,但是无论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教学方法都凝结了
创业失败(Entrepreneurial Failure)是指创业过程中创业活动的结果未达到预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创业活动也正蓬勃发展,但是创业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创业失败的现象也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