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行车调度肩负着地铁运营管理的核心工作,如果调度员的职业特性不能满足作业岗位的要求,不仅会影响地铁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也增大了发生人误的概率,威胁乘客的安全。本文从胜任力的角度出发,对地铁行车调度的职业能力和测评工具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地铁系统的人才储备和职业测评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摒弃了传统的人员测评方式,引入胜任力的概念,以优秀调度员为研究视角,运用结构化的O*NET工作分析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初步构建了地铁行车调度胜任力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了各胜任力测评指标权重,将胜任力质性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其次,运用国际通用的16PF人格测评量表和霍兰德职业倾向量表对地铁行车调度的胜任力进行补充研究,勾画了现有行车调度的人格特征轮廓,明确了现有地铁行车调度的职业倾向特征,获取了优秀调度的人格特征因素和职业倾向特征,完善了胜任力模型。再次,分析现有的测评技术的特点,确定了地铁行车调度胜任力测评技术,基于灰色综合评价系统理论,提出了更加科学的基于胜任力的人才测评流程与机制。最后,根据地铁行车调度特有的工作环境与工作背景,结合心理测量理论,编制了地铁行车调度胜任力测评实验与量表,设计与开发了基于计算机的胜任力测评工具,完成了测评工具的项目分析与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地铁行车调度胜任力测评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地铁行车调度的职业素质轮廓,符合地铁行车调度的职业要求,运用该模型进行职业能力测评能够准确评估地铁行车调度的职业能力现状,显著增加职业测评的效率;模型中的人格因素和职业倾向因素能够帮助调度员更好地认识自己,也能有效避免人-职不匹配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人员测评的成功率;基于胜任力的测评机制充分考虑了测评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测评方法简便易行,测评流程易于掌控;对于自行编制的地铁行车调度胜任力测评工具,抽取部分被试进行初试,结果表明测评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水平的测试团体,测试成绩与实际绩效也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从而验证了测评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