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资是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本职工作之后向其支付的劳动报酬,是一种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体现公平原则的等价交换,是劳动者身为一个人生产生活的根本。用人单位恶意欠薪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和生存权,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两方面的研究,试图通过笔者的研究对我国恶意欠薪的法律问题提出一些完善建议,论文各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恶意欠薪问题的基本概述,阐述了我国现有的欠薪保障制度的基础理论,为后文奠定了理论基石。主要介绍了欠薪保障制度的概念和意义、欠薪保障制度构建的必要性以及关于欠薪保障制度可操作性的内容。通过对这三点的阐述,明确对我国欠薪保障制度研究的意义以及清晰欠薪保障制度理论。第二部分对我国恶意欠薪的法律防治制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本章探索了我国关于欠薪防治制度建设的现状、我国欠薪防治制度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论述欠薪防治问题进行了铺垫和陈述。本章的写作更加明确了我国现有的法律防治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亟待研究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领域外的国家和地区现有的欠薪理论基本内容的概述。这一部分介绍了域外欠薪保障制度的法律支撑、域外欠薪保障基金的运作和管理以及域外欠薪保障制度对我国欠薪法律防治制度建设的启示。本章通过对我国域外地区该制度建设的学习和借鉴,从而找到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的方式方法。第四部分探索了如何解决我国恶意欠薪法律防治问题的对策。具体分为恶意欠薪问题的预防以及治理对策,其中预防对策分为健全工资支付制度、完善劳动监察保障以及建立个人终身信用评价;治理对策分为完善欠薪保障制度、简化受害人申诉程序以及明确落实欠薪行为的惩处措施,针对第二章探索提出对我国恶意欠薪问题相应的解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