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反映社会民生最重要的统计指标之一。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日益改善,但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末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更是未能同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既有资源结构配置、市场经济发展、地域差异性等客观因素,也有经济体制机制不健全、财政政策措施不完善等政府策略不合理因素。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可支配收入现状的审视,从政府策略的视角,分析政府策略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方式和作用效果,指出政府在调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责任,通过对工资类政府策略的制定、就业率的保障、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化和调整收入结构几方面的措施,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