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急性百草枯中毒(PQ)患者的死亡率与其血浆百草枯浓度密切相关。血浆百草枯浓度小于5,000ng/ml被认为严重中毒,但部分病人可治愈。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HP)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血浆PQ水平低于5,000 ng/mL中毒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生存率。  方法:  PQ中毒患者的中毒史是由患者自己或家属提供。我们回顾分析了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Q中毒患者的医疗记录。在此期间,有215例PQ中毒患者入院;依据符合和排除标准,最终164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符合标准:  (1)明确PQ中毒史并且血液中检测到PQ;  (2)患者年龄在15至65岁之间;  (3)未经预先治疗,24小时内入院的中毒患者;  (4)无严重慢性疾病史;  (5)HP治疗无禁忌症。  排除标准:  (1)PQ中毒患者在24小时内死亡;  (2)患者伴有其他农药中毒;  (3)怀孕的患者;  (4)有酗酒史的患者;  (5)患者血清PQ水平在5000 ng/mL以上。最初的血浆PQ浓度是病人到达医院急诊科并接受任何治疗之前立即测量。根据初始血浆PQ浓度,将PQ中毒患者分为两组:低PQ(LPQ)组和高PQ(HPQ)组。LPQ组的PQ浓度低于1,000 ng/mL。依据治疗方法每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 HP亚组,CRRT亚组,HP + CRRT亚组。  每亚组的 大 小 如 下 :  (1)LPQ-HP,28 例 ;  (2)LPQ-CRRT,29 例 ;  (3)LPQ-HP+CRRT,29例;(4)HPQ-HP,27 例;  (5)HPQ-CRRT,25 例;  (6)HPQ-HP+CRRT,29 例。  结果:  1. 各组之间在年龄、性别、中毒至入院的时间、或第一次洗胃时间等方面无差异。治疗后所有组的生化指标均有改善,其中HP和CRRT的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HP或CRRT治疗。  2. 血浆PQ浓度50 - 1,000ng / mL的治疗组,入院10天内无死亡,10-30天HP、CRRT、HP+CRRT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7.1%、7.7%、6.9%,三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  3. 在血浆PQ浓度1,000 - 5,000 ng/ mL的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59.2%(HP治疗组),48%(CRRT治疗组),37.9%(联合治疗组)(p<0.05),各组入院后10天内的死亡率低于10天至30天的死亡率。  结论:  1、PQ中毒对各脏器损害较大,在血浆PQ浓度50 - 1,000ng / mL主要损害患者的肝脏和肾脏功能,提示临床治疗过程中更注重肝脏和肾脏功能的保护。  2、血浆PQ浓度50 - 1,000ng / mL,不论采取何种的血液净化方案(HP治疗组,CRRT治疗组,HP+CRRT联合治疗组)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无差别。  3、血浆PQ浓度1,000 - 5,000 ng/ mL治疗组中,HP+CRRT组10天内病死率最低,CRRT组死亡率低于HP组。CRRT和HP+CRRT在改善患者器官功能优于HP,特别是HP+CRRT联合治疗比CRRT更有效。10-30天三组的死亡率均较高,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高血压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且患病者普遍存在生命质量下降情况。中医体质调理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所在,在改善生命质量方面可能具有优势,因此开展本研究,以探讨高血压病患者
目的:本实验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复制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从豚鼠行为、生理、免疫学等角度,观察四季清喘汤灌肠疗法作用于幼龄豚鼠,对其哮喘症状、体征、体重及
【目的】   研究辣椒素(Capsaicinoids)联合盐酸伊立替康(CPT-11)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凋亡抑制作用。探讨辣椒素(Capsaicinoids)联合盐酸伊立替康(CPT-11)诱导结肠癌细胞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