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近年来讨论的焦点话题。一般情况下,公司内部现金流量的波动会影响投资规模,当内部现金流量降低时,公司的投资规模会下降;当内部现金流量上升时,公司的投资规模也将上升。 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环境下,企业进行外部融资时会受到融资约束,造成外部融资成本同内部融资成本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外部融资成本要大于内部融资成本。因此企业在为投资项目进行融资时,会偏好使用成本较低的内部融资方式。企业受到的外部融资约束越强,企业就越偏好使用内部融资。 本文以内部现金流量作为企业内部融资能力的体现,研究企业面对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时,投资与内部现金流量的敏感性如何变化,即研究内部现金流量的波动对投资的影响。本研究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从理论角度对公司的投资与内部现金流量的关系进行分析,依托财务数据对内部现金流量和投资进行具体指标设定,以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0-2003年公布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分别以现金股利支付率和利息保障倍数为融资约束分组标准,通过实证检验投资与内部现金流量的关系,以及分析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量敏感性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上市公司在面对不同程度的外部融资约束时,内部现金流量的波动对企业的投资活动的影响。本研究对于企业合理选择融资渠道进而提升企业价值具有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与内部现金流量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敏感性,且随时间的推移,有增加的趋势;说明内部现金流量的波动给投资活动带来的风险逐渐增强; (2)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对内部现金流量的敏感性随着公司受到外部融资约束程度的增强而增强,说明融资约束可以用来解释投资与内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