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eishangdeni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以地处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区50个台站1971-2010年逐日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及平均日照时数数据,采用旅游气候舒适性综合评价模型、ArcGIS地统计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曼-肯德尔(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研究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揭示研究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划分旅游适宜期,进行旅游气候区划,尝试就具体的旅游活动的气候舒适性进行评价,并对近4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内蒙古自治区各月气温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总体上遵循自低纬向高纬、自低海拔向高海拔递减的规律。各月相对湿度差异较大,全年相对湿度呈“W”型分布。日照时数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与雨带的转移呈负相关,总体呈现南长北短的纬向型变化特征。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呈明显的“M”型分布,冬春季多大风。   (2)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气候舒适度月分布特征:内蒙古自治区5-9月份旅游气候总体舒适,为最佳旅游时节,3-4月、10-12月、翌年1-2月旅游气候总体表现不舒适,不适宜进行旅游活动。但因冬季时间长,仍适宜大力发展冰雪旅游。   (3)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空间分布特征:蒙中、东部、南部的旅游舒适月份最多,东北部其次,西部最少;内蒙古中部、东部和南部气候较为舒适,旅游气候环境相对较好,而东北部和西部气候不舒适性趋多,旅游气候环境相对较差。各月份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差异不大,各季节中春秋两季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差异较大,其次为夏季,冬季最小。   (4)内蒙古自治区的适宜旅游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主要分布在除西部阿拉善沙漠及其周边地区外的广大区域。适宜旅游期除西部小部分地区外,总体呈现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度指数的升高,适宜旅游期明显增加,呈现自南向北递减的变化趋势。   (5)气候区划结果来看,内蒙古自治区春秋季旅游舒适区集中在西部,夏季旅游舒适区为除西部外的广大区域,冬季均为不舒适区。全年综合旅游气候较舒适区主要位于东部和西部,较不舒适区主要位于东北部和中部。   (6)内蒙古自治区除7月西部沙漠地区和东部沙漠化地区外,全区6-8月适宜开展避暑旅游。11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年2月,全区适宜开展冰雪旅游。除7月西部和东部的小部分地区和9月的北部地区不适宜开展草原旅游和湖泊旅游,7月西部和东部的小部分地区不适宜开展沙漠旅游,9月份的北部地区不适宜开展森林旅游,全区5-9月适宜开展草原旅游、沙漠旅游、森林旅游和湖泊旅游。   (7)线性趋势分析表明:近40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年综合舒适度指数、四季的综合舒适度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年综合舒适度指数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旅游气候舒适期的长短,表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气候舒适期呈增长趋势。综合舒适度指数呈上升趋势,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8)本文采用修订后的旅游气候舒适度综合评价模型和ArcGIS地统计分析进行研究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评价。总体上修订的新模型能较好的反映研究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状况,与实际较符合,ArcGIS地统计功能也直观展现出各个地区间旅游气候舒适程度的自然过渡,使评价结果更为精确。   (9)内蒙古自治区旅游的适宜性气候指标:平均温度20℃-24℃;平均风速2m/s-3m/s;平均日照时数6-7h/d的平均日照时数,60%-70%的平均相对湿度。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气候特征及人文习俗,本文认为以平均温度24℃、相对湿度60%、平均风速3m/s、日照时数7h/d作为游客的最舒适的小气候条件。   本学位论文在气候因子插值方法选取和精度检验、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差异的解释、不同的旅游活动的舒适性气候条件的确定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今后继续深入。本研究表明,对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客源地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的研究等方面,应是今后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其他文献
农户是农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其耕地经营行为的合理性和积极性不仅对农村耕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国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用地整治落实和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有着重要影响,而且
最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普安县为“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古茶树之乡”的获得,这让普安打造现代化茶产业的信心更大更足,围绕“古茶树之乡”的稀奇品牌,拉开了普安产业
限制开发区是主体功能区划中的一种基本类型,在我国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主体功能区划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协调发展与生态保护、农业生产最为困难和问题最大的区域。对限制开发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曾有人认为:“教育学是最辩证的、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多样的一种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巧妙灵活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掌握更多的知识。科学合理的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可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到学生
对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传统社会而言,“回族”是“陌生的熟悉人”,是一个人数不多但“处处存在”的群体,但遗憾的是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下,回族社会依然不被多数人理解。随着经
古人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语可以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要想使学生在课前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积极思考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就必须重视导入的技巧。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的几种有效方法,以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开门见山法  这种导入方法比较直观、形象,它将具体的图像、声音、实物等作为教学的工具,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清
摘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全面实现地质灾害自动化评价、应急指挥以及灾情评估统计,提升地质灾害救援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快速、有效、专业化
空间数据分析是在地统计学的基础上发展产生的,它从地理空间的视角对空间现象和过程进行描述及分析。空间数据分析在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依据疾病数据的时间和空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