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中央将促进国人的“心理和谐”提升到国家建设的高度,在有关政策文件中专门论述“心理和谐”问题,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然而查阅近几年文献发现,虽然有关“心理和谐”方面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在研究对象上却忽视了中学生群体,那么中学生的心理和谐状态到底如何呢?为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学生心理和谐状态,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研究。研究一:中学生心理和谐状态研究采用中科院心理和谐项目组编制的《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测查河北省部分中学生的心理和谐状态。运用SPSS19.0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统计结果。研究二:中学生心理和谐状态的干预研究被试:随机抽取河北省某初中学校初二年级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1名被试,对照组30名被试。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测中分别填写《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运用SPSS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并检测两组被试的同质性。依据中科院心理和谐项目组关于心理和谐的定义并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一整套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实验组接受为期八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再次填写《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实验组还需填写《团体活动评价表》以及上交预留作业。并运用相应统计软件对干预结果进行检测。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本研究中,中学生的心理和谐状态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显著,总体水平中等偏低。2.男女生得分差异显著,且女生整体心理和谐状态优于男生。3.初中组学生得分差异不显著,但是通过比较初中组三个年级的得分情况,发现初二年级学生心理和谐状态较差。初中组与高中组学生得分差异不显著。4.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班干部以及不同居住地这三个方面对中学生的心理和谐状态影响不大。5.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中学生心理和谐状态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