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FDI的GDP效果实证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ai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FDI对东道国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多种正面影响,也有较多负面作用,但最终都落脚于影响东道国GDP水平上。本文在引用以往的研究和折衷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创建外商直接投资GDP效果指数模型和外资规模偏离度指标,采用能解决自变量多重共线性和我国客观现实存在的小样本问题的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我国FDI的GDP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对FDI自身效应与其带动效应的影响程度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无论考虑FDI的带动效应与否,我国各年度获得的FDI正效应均超过了其负效应;外资偏离适度规模的程度对FDI的GDP效果存在负面影响,相对于外资而言,FDI规模偏离度的影响更甚;其它各种因素对FDI利用效果的影响方向均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对FDI自身效应与其带动效应的贡献差异,技术差距程度、经济开放度、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这些重要因素对后者的影响力甚于前者,而金融市场特别是信贷市场完善程度和外资规模偏离度的影响恰恰相反,其余因素对两者的影响则没有显著差异。 针对我国外资规模严重偏离适度水平的情况,文章提出了既要采取手段调控外资特别FDI规模至适度水平,也要加强金融市场对内资企业的金融支持,还要高度重视对FDI带动效应的持续改善等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FDI的利用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中国银行业流转税制度已经影响到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的稳健经营及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对我国银行业流转税政策的调整与改革已势在必行。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一方面通过建立与现实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大致相符的理论模型着重分析流转税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和对商业银行风险决策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营业税的开征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额度,可能会对商业银行对外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