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SU资料在MM5伴随模式中应用于暴雨模拟的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了NOAA-16极轨卫星探测得到的AMSU资料,利用国家气象中心GRAPES-3Dvar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实现了AMSU(AMSU-A和AMSU-B)微波遥感资料的直接同化,得到各要素的分析值都是模式变量的分析值,以常规资料的形式加入MM5伴随模式中,采用伴随模式进行了暴雨个例模拟,比较了使用AMSU资料前后的各要素场,通过对同化温度场和风场各方案中垂直速度和湿位涡的对比,分析了AMSU资料对数值模拟结果的改善情况,研究其在我国夏季暴雨数值预报中的作用。 以2003年7月4日-5日江淮地区的暴雨过程作为个例进行了模拟,模拟和分析的结果表明:(1)在同化AMSU资料后,对同化后的要素场在整体形势上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在数值上有了较大的改善,从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比较上可以看出,同化后的要素场更接近实况。(2)对模式的模拟降水进行了评分,同化AMSU资料后的得分较高,在雨量和降水落区方面也有一定的改善。与未加入AMSU资料时的模拟结果相对比,同化了AMSU资料的伴随试验结果在湿度场、风场和温度场都有一定的改善,降水落区和中心强度均比前者更接近实况。(3)同化AMSU资料使温度场和风场增强,更清楚的显示出中尺度低涡系统发生和演变的过程。AMSU资料对于我国夏季暴雨的数值模拟具有改进作用,在业务预报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了动态网页技术,以Internet广域网作为传播媒介。以全国700多个气象站50年气象数据作为基础资料,结合多种气象服务模型,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多种应用水平的系统平台,平台
暴雪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了解降雪的云微物理过程对于提高暴雪的数值预报水平和人工增雪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包含了多个显式可分辨尺度微物理
本文利用NCEP第二套再分析资料,结合包含了18个热力和动力过程的局地纬向平均经向环流线性模式,对2004年华南夏旱进行数值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华南干旱期,通过激发经向环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逐日资料和GISST逐月海温资料,研究了IOD对夏季季节内振荡强度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 (1)IOD对印度洋地区季节内振荡强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东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