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sgdf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大规模普及和应用,实现多模式、多频段、多功能的通信需求不断增加,无线电频带资源也将越将缺乏。既具有灵活性、可扩展性又能有效利用频带资源的无线通信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SDR(软件定义无线电)能通过更改软件,实现多模式、多频段、多功能的通信,和传统的无线电台相比,更具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随需要不断升级等优势。频谱利用率方面,扩频通信与传统窄带通信相比,更具明显的优势,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本文结合两者优点对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直扩系统进行研究及实现。  本文对扩频通信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并简述了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直扩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高动态跟踪环的算法进行了设计与实现。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研究了软件无线电的直扩系统的伪码捕获算法、伪码跟踪环算法、载波跟踪环路算法,对各种算法进行比较,并根据本课题的指标,伪码捕获采用了一种简单可靠的并行双积分判决的串行PN码捕获算法,伪码跟踪选择了归一化超前减滞后功率的伪码跟踪算法。载波跟踪方面设计了一种适用于QPSK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共用反正切鉴别器的低复杂度的载波跟踪算法。然后,在system generator与Quartus II9.0上对各个环节的实现细节进行一一实现并给出仿真结果。最后,把各部分组合起来,将整个扩频系统生成的代码下载到硬件平台上进行系统联机调试,测试结果表明,课题所设计的扩频系统性能良好,基本达到了课题的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在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的戴家坪组发现了新的恐龙化石产出点.然而,关于赋存该恐龙化石地层的时代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碎屑锆石U-Pb物源分析和孢粉数据对恐龙化石点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从恐龙化石点的关键层位采集了孢粉和碎屑锆石样品,经过室内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孢粉化石鉴定获得15属18种;根据具有时代意义的孢粉特征分子可以得到其共存延限带Aquilapollenites coriaceus-Betp
东秦岭位于秦岭造山带与大别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其构造演化对于了解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的碰撞拼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南湾组是了解东秦岭构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窗口,目前却少有关于其区域物质组成差异的研究.对东秦岭镇平县望火楼一带南湾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锆石年龄峰值主要集中于2 757~2 500 Ma、2 500~2 400 Ma、2 150~1 800 Ma、
目前关于鄂尔多斯盆地塔然高勒地区直罗组沉积期物源和区域沉积-构造背景等问题尚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直罗组物源变化的整体评价.对塔然高勒地区含铀层位直罗组下段砂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测年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直罗组下段源区岩石类型主要为长英质沉积岩和少量中性岩浆岩;源岩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大陆边缘弧环境.综合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和获得的锆石U-Pb定年数据,认为塔然高勒地区直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