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经典风险因子在预测冠心病(CHD)中的协同作用,并且证实Lp-PLA2用于预测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31期间,纳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来自11个不同名族的911名疑似冠心病患者,以冠脉造影检查确诊或排出冠心病,根据检查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体系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当中Lp-PLA2浓度。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平均数士标准差表示,使用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差异检验。偏态数据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使用Kruskal—WallisH检验(K-W检验)进行多组间差异检验。Spearman相关检验用于评估两个定量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血浆Lp-PLA2浓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交互作用模型分析血浆Lp-PLA2与传统疾病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各民族人群血浆Lp-PLA2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汉族人群最低(182.25(117.63-259.03)),维吾尔族人群最高(229.56(163.11-294.58))。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Lp-PLA2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0.176,p =0.000)。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Lp-PLA2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水平与冠心病发生显著相关(OR,1.882;95%CI,1.369-2.587,p = 0.000)。Lp-PLA2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 0.589(95%CI,0.549-0.629,p = 0.000)。还发现Lp-PLA2和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年龄(SI=20.95,SIM= 2.89,4P=0.64),性别(SI= 1.15,SIM= 0.67,= 0.10),SBP(SI = SIM=1.56,AP = 0.45),HDL-C(SI=1.22,SIM=0.92,AP = 0.13),LDL-C(SI=3.47,SIM=2.00,AP = 0.62),FBG(SI=2.27,SIM= 1.37,AP =0.47)。冠心病发生归因于Lp-PLA2和年龄相互作用的比例高达64%。结论:人血浆中Lp-PLA2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p-PLA2与传统疾病危险因素在预测冠心病方面有明显的正相关作用。因此,Lp-PLA2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