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干预与银行业发展——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i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金融业面临着诸多挑战,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健持续的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不但成为体制转轨期间不完全计划与不完全市场的链接者,更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强劲推动力。地方政府能够对地方经济发展、资源合理配置和收入分配调节起到很强的作用,这一作用我们称为地方政府干预。银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历史性变革,研究中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鉴于此,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采用理论、现状和实证相互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地方政府干预与银行业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全国29个省市区1996-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选用地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以及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作为解释变量,银行总资产占GDP比重和银行业从业人员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全国和东中西区域展开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并用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作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性检验。本文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干预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是结构性的;以财政支出衡量的财政干预对银行业规模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较长时期里和较成熟的经济体内,财政政策的作用不显著,但其有助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改善;以国有经济投资衡量的政府对投资的干预与银行业发展总体不显著,尤其在东部显著性很低,但是对中西部银行业从业人员规模的扩大有一定显著作用,但其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提升有一定的相关性;以行政管理费衡量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与银行业发展不显著,而且还阻碍了银行从业人员的流动,并且无益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改善。最后本文关于政府在制定银行业发展政策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结构安排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为理论部分,介绍了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第三章为现状分析,描述了地方政府干预与银行业发展的现状。第四章为实证研究,利用全国和分区域的面板数据对银行业发展中地方政府干预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主要观点,并建议政府在银行业发展中积极发挥正面作用,努力减少负面影响,以期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对银行业发展的正向效应。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德育,包括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教育学生热爱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教育学生热爱家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渗透德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我国消费领域出现了与理论相反的现象,即宏观上,社会收入的分配率持续下降,消费率偏低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柱,是全球经济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则是其长期存续发展的关键。股权结构作为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二者的相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