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时期,我国科普资源建设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列为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四大基础工程之一,备受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科协组织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国家和地方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推进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建设中,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对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规划和运作机制、资源开发和整合集成、信息共享和交流平台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及经验。然而,在科普资源开发和共享服务上,优质资源缺乏、总量不足,社会上不同权属的资源分散且无法集成,资源利用率不高、服务基层能力差,科普创作和资源研发的队伍缺口大等突出问题仍难以破解。本文基于对上海科普资源建设与利用情况的充分把握,依据科普资源状况调查的数据和上海科普资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证进行分析,力争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中,探求出一套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发展要求的较为可行的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有效服务新机制。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希望有利于提高上海乃至全国科普资源集成共享和配置利用的效率并为上海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