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强龙和地塞米松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对比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甲强龙和地塞米松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探索安全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策略。  方法:实验对象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年龄20-35岁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女性患者135例,ASA分级Ⅰ或Ⅱ级,体重65~90kg,排除有严重高血压病史,心、肺、肝、肾、胃肠道病史,有引起恶心呕吐的基础疾病病史,糖尿病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及糖皮质激素应用史,麻醉药物过敏史,吸烟史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5例。随机数字放置于密封的信封中,在手术当天连续打开信封,实验药物配制由独立的麻醉医师制备,所有液体都是透明且外观相同的,对各实验组注射器外部进行掩蔽,患者与手术麻醉医师均不清楚参与组别,实验结果由独立护士收集。M组:术毕静注甲强龙40mg(2ml),D组:术毕静注地塞米松8mg(2ml),N组:术毕静注生理盐水2ml。观察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及救援止吐的情况。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各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M组、D组、N组分别有13例(30.2%),15例(34.9%),27例(61.4%)发生PONV,M组、D组明显低于N组(P<0.05),但M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救援止吐M组、D组、N组分别4例(9.3%),5例(11.6%),15例(34.1%),M组、D组明显低于N(P<0.05),但M组与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强龙,地塞米松单独使用均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减少术后救援止吐率。甲强龙具有起效快等优点,未来可以考虑甲强代替地塞米松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心梗)后6周内不同时间点大鼠的证候特点,揭示其证候的演变规律;试图分析凋亡和自噬的动态变化特点,初步探讨该病证候模型因瘀致虚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则治
目的:术前股神经阻滞或单次泵注0.5ug/kg右美托咪定对止血带后高血流动力学反应预防效果对比。  方法:选择择期行膝关节手术,并于下肢驱血后上止血带的患者92名,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分析,探究术前存在进食障碍对胃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状态产生的影响,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
目的:对比新辅助化疗联合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与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化疗治疗FIGOⅢc-Ⅳ期卵巢癌患者的手术及术后结局。  方法:主要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
目的:对进行血串联质谱分析和尿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或基因检测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遗传代谢相关性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精准诊断的意义;并分析基因检测异常患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