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营造手法的生态学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u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古典园林是我国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现存的园林都是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古典园林的艺术性已被学术界公认,但其是否具有生态性还存在着较大争议,甚至还被视为“小脚美学”,此类争议迄今尚未从生态学角度得到研究与解决。本文在此背景下,期望基于现代生态学理论探索其生态性特征及营造手法。研究首先基于生态学理论建构评价标准及理论分析工具,对苏州典型园林案例的营造特征进行生态性判定,继而分析评价其过程与结果,进行整合归纳,去除不符合生态学的手法,保留符合生态学的手法,最终提炼出符合生态学原理的48种生态营造手法。全文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问题提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进行整合梳理;第二章中通过对生态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研究梳理总结,提出“E-T-C-R-T”的研究模式及其操作步骤,并对各步骤具体内容展开阐述,确立研究层次;第三、四、五章中系统归纳总结了苏州古典园林营造过程中在城市区域分布、生态单元布局、景观要素组合,多目标多层次下的生态手法。通过对三个层面下的园林营造手法与生态学原理的关系,进行判定分析并总结出系统的生态手法;第六章中总结苏州古典园林多尺度营造中的手法集合,并从分析名人著作的角度力证本研究是具有一定的依据,是有源可循的。本文创新点:一是研究视角创新。用生态学理论对古典园林进行解析,得出能直接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具有可操作性的48种生态手法。二是分析框架创新。首次提出核心研究指导框架为“E-T-C-R-T”,通过该模式推导应用的合理操作,可以将研究对象从生态学理论向案例实践研究进行可行性的推导。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张掖市第二中学部分中青年教师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中青年教师体育锻炼人口数量少(43%);锻炼项目以散步、篮球为主;
<正>语言接触作为一种常见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近年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涉及语言学科的各个领域。不同领域的研究,丰富了语言接触研究的外延,拓展了其研究的空间。但是,在
针对轮纹病菌的侵染和发病特点,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在果区试验推广150 hm2.2001年轮纹病大发生,但在试验区内,采前烂果率控制在5%以内,与周围产果区相比,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依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