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揭示ARHGEF-7蛋白在肝癌裸鼠中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ARHGEF-7在其HCC中的发生、发展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了解ARHGEF-7蛋白在HCC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明确HCC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方法:依据ARHGEF-7基因序列,构建RNA干扰的慢病毒载体。用下调ARHGEF-7蛋白干扰的慢病毒感染HCCLM3细胞并设为实验组;正常表达ARHGEF-7蛋白干扰的慢病毒感染HCCLM3细胞设为对照组。用慢病毒载体转染的HCCLM3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取皮下瘤体活性较好的部分构建裸鼠肝脏原位种植瘤模型。通过动物模型进行体内研究,了解ARHGEF-7基因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1)成功构建了ARHGEF-7蛋白下调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建立了稳定下调ARHGEF-7蛋白的HCCLM3细胞株,建立皮下瘤体动物模型。通过H-E染色检测皮下原发瘤中的ARHGEF-7蛋白的表达情况来评价体内感染效率和干扰效率,结果显示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模型中均成阳性表达。2)构建皮下种植瘤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检测皮下瘤体ARHGEF-7蛋白表达,发现实验组瘤体中蛋白呈阴性表达而对照组中阳性表达。并进一步对瘤体大小、生长速度及重量分析,发现对照组皮下瘤体的体积大小、生长速度及重量明显大于实验组皮下瘤体。这提示下调ARHGEF-7蛋白的HCCLM3细胞株能有效的抑制肝细胞癌裸鼠皮下瘤体的生长。3.成功构建裸鼠肝脏原位种植瘤模型。通过对裸鼠肺组织连续切片的方法计数肝脏原位瘤发生肺部转移的数目。经统计分析,发现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我们进一步比较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裸鼠模型中肝脏原发瘤的体积大小,结果显示肝脏原位种植35天后其原发瘤的大小差异明显,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运用免疫组化检测肝内转移瘤ARHGEF-7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现对照组瘤体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实验组瘤体组织中的表达。这提示体内抑制ARHGEF-7蛋白的表达能够抑制肝细胞癌的生长及远处转移。结论:裸鼠皮下成瘤及肝脏原位成瘤体内抑制ARHGEF-7蛋白的表达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进一步验证了ARHGEF-7蛋白的致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