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相声表演为主的小剧场或茶馆式休闲消费已经成为当代北京人重要休闲活动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形式,它一方面是休闲消费市场的宠儿,受到大量普通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其实际运转中又面临诸多经营难题,表面的繁荣并没有带来相声茶馆经济的全面发展。尽管如此,作为独特的经济文化热点现象,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从相声茶馆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可见端倪,经济热点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文化氛围的滋养,而经济的繁荣又反过来成为文化得以继续蔓延繁衍的推动力量。 本文通过相声茶馆这一休闲生活消费特点的展示和对“茶前乐下”等一系列京城相声茶馆的经营现状的探究,最终发现,在文化层面,相声茶馆消费是带有符号特征的意义消费,自我表达和品牌追逐等符号价值才是引发相声茶馆消费热潮的社会文化根源,而在这种消费需求的左右之下,相声艺术的改变与创新已成为相声从业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在经济层面上,高额租赁费和低额票价之间的经济差额致使经营方和演出方之间频频上演利益纷争,传统演艺制度和现代管理策略的格格不入也是影响相声团队持续运转的主要困扰。因此,针对特殊的市场特点,除了相声艺术的转型,开设分场、增加商演机会等方法的引入也有助于解决相声茶馆经济困境的解决。最终,文章讨论并得出结论,在后现代的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已广泛蔓延,成为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所谓的相声文化的复苏,现在称之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