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用地整理对耕地产能提升影响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耕地资源的不断流失已成为我国土地利用中的突出问题。土地整治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和治理,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措施,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尤其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2006-2010年我国累计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7×104个,补充耕地数量达2.0×106hm2。土地整治新增的耕地面积可准确的测量,但是土地整治对耕地实际产能的影响则由于产能变化受到多种要素影响难以客观的评估,因此现有评估研究多以“理论产能”评估为主,简而言之,土地整治对耕地实际产能的影响如何尚不明确。本论文分析了土地整治对耕地产能的影响机制,然后以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与作物产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围绕项目区周围设置参照区的方法来剔除或减轻气候等相关因素对产能的影响,从整理前后耕地产能数量变化和年际波动两个方面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对耕地产能的影响情况,评估了2006年至2010年我国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对耕地实际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影响土地整理效益发挥的潜在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梳理出土地整治影响耕地产能的机制和途径。土地整治可以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生态防护等多种工程手段改变项目区的微气候、微地形、土壤等要素,不仅可以增加耕地数量,同时还可以提高耕地质量,从而影响项目区的耕地产能。(2)建立了基于NDVI参数的土地整治对耕地产能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模型。以NDVI参数表征耕地实际产能,围绕项目区设置参照区,通过项目区与参照区的实时对比来剔除气候变化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并从产能增加和产能稳定两个方面建立评价模型,实现客观的评价土地整治对项目区实际产能的影响。(3)利用2001-2013年期间299期MODIS影像数据和2006-2010年期间的全国农用地整理数据,通过一系列空间分析手段,获取了项目层面的NDVI数据,以所建立的评价模型研究了该期间土地整理对耕地实际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约60%的土地整理项目实现了提高耕地产能的目标,且实现提高耕地产能目标的项目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各地区实现提高耕地产能目标的项目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如在山东、吉林中部和湖南东部等地区,实现提高耕地产能目标的项目较多,而浙江、黑龙江、甘肃等地区则存在很多项目没有实现提高耕地产能的目标。另外,约50%的项目区在土地整理后耕地产能变得更加稳定,同时实现稳定产能的项目在空间呈集聚状态,主要分布在吉林西部、浙江和湖南东部地区。总体而言,大部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都对耕地产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且发挥效果的项目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但需注意的是只有不到一半的项目发挥既增加产能又稳定的效果。(4)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发挥受到众多因素影响,且各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影响力大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年均气温、年均日照、农业用水量、水土匹配系数、GDP、建设规模和新增耕地率等因素对土地整理效益的发挥有积极的影响,而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形状指数等因素则反之。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趋势渐盛的时代背景下,全球文化日渐趋同,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也深受影响,致使人类历史上创造、和合、积淀而成的物质与精神文化
目的研究国产乙烯-乙烯醇(EVAL)聚合物栓塞动物模型的技术可行性及栓塞效果。方法家猪6头,体重25~30kg,雌雄不限,全麻下,超选择插管至咽升动脉/奇网(retemirable,RMB),在持续
近年来,在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扩大的政策背景下,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教育集团、学区制、名校办分校等跨学校组织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跨学校组织的成立需要一定的条
余华作为我国九十年代著名的先锋派代表人物,其小说《活着》将余华的声名推向顶峰。通过该小说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我们能够看出中国恢宏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作者余华用独具特色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进行破岩钻井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非常规油气藏钻采方法。依据石油钻完井的特点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特性,研制超临界二氧化碳钻完井试验系统,并进行超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国家设置的、以提供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事业单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事业单位却普遍存在着国有资产管理不善、资金利
我国古代报纸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封建统治始终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朝廷官报占据了主导地位,古代报纸始终不可能发展演变成现代报纸。
海拉尔、赤塔、乔巴山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其不仅相互毗邻、经济互补性强,且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区域。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背景下,中俄蒙三角区应搭建"经济
随着中非关系在最近十年的发展,如何为中非关系定性的话题也随之而来有的称中国为“新殖民主义者”,而有的称中国为非洲的帮助者。对中国的指责主要来自西方国家(主要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