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廉租房作为解决城镇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主要方式,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住房。廉租房制度是我国政府为解决住房条件差、收入水平低的家庭住房问题而专门设置的一项福利性住房保障制度,是我国实施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从国务院[1998]23号文件首次提出“廉租房”这个概念以来,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已经走过了10年历程。到目前为止,全国所有城市及绝大部分的县城出台了建立和实施廉租房制度的文件,我国廉租房制度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廉租房的发展一直是很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不足。从目前有关的法规和文件来看,廉租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安排及补助资金等,从根本上说廉租房建设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融资过程单一化。为了保障目前庞大的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是非常庞大的,然而目前的投入是有限的且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资金需求。因此,本文从项目融资角度深入研究如何利用PPP(公私合作)模式解决廉租房建设资金不足的现状。首先,本文阐述了我国城镇廉租房的发展历史、建设情况、保障情况及其资金需求和投入情况,并分析了目前廉租房建设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其原因。然后,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构建出城镇廉租房建设采用PPP模式的运作模式,并从政策法律环境、监管、收益、风险分担四个方面构建一套保障体系,以保障项目的运作。由于风险管理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其中风险分担是核心内容,所以本文接下来深入分析城镇廉租房建设采用PPP模式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分担,并提出廉租房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框架和流程。最后,本文从PPP模式的优点、廉租房自身的特点、PPP模式在国内多年的实践经验、庞大的民间资本、其他金融工具不够成熟和宽松的政策环境等方面来分析PPP模式在我国城镇廉租房建设中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