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诗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unb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建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一生存诗五百余首,有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意在立足文本,对王建诗歌创作进行全面考察,通过对其全部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的分析,让人们更充分地认识到王建诗歌的全貌。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对王建的生平及思想的分析。参照今人对王建的研究成果,将其生平分为三个时期:(一)游学及隐居时期:(二)入幕从军时期;(三)为官与闲居时期。王建一生受儒、道、佛三种思想的交互影响,青年时代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中晚年由于种种原因,佛、道思想对王建的影响越来越占据主要的地位。第二章是对王建诗歌内容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其一、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如对战争、边塞问题的关注,对民众疾苦生活的反映,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社会风气的揭露以及对民俗民情的描写等等。其二、是对宫廷生活的多面展示,其中有对帝王生活的描绘,有对宫女生活、情感的揭露。其三、是对个人生活及情感的真实抒写,如写自己羁旅行役的愁思,写官况闲居时的悠闲及老年的贫病孤独等。其四、是对山川景物的描绘。如写阔大雄浑的边塞景象,清新幽静的园宅风光,居隐之地的幽远闲逸,祖国各地的奇景异象等等。第三章是对王建诗歌艺术的分析。王建的诗歌体裁多种多样,各擅所长。如形式灵活、独具特色的乐府诗,道劲刚健的五言古诗,略去葩藻、求取情实的七律,独具风神的绝句等。王建诗歌的表现手法也丰富多样。在描写技巧上善用白描素写、细节描写和细腻心理的心理描写。此外,还成功地运用比兴、对比、夸张等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王建诗歌语言通俗流畅,多用俗语、口语,善于向民歌语言学习。多用叠音词,双声连绵词以及复沓手法,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使音韵圆美流畅。王建诗歌还多以极精炼的语言蕴含极丰厚的内容,具有文人凝炼精警的语言特点。第四章论述了王建诗歌的地位及影响。王建乐府“远承汉魏,近接杜甫,下启元白”,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世的乐府诗创作。其宫词的影响更为深远:其一、从宫词自身发展进程来看,王建以“宫词之祖”之誉开启了后世宫词的创作高潮。其二、从七绝组诗的发展长河看,王建以组诗的形式扩大七绝容量的艺术实践,给后世以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为了提出平衡施肥方案,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增加该区烟农的收入,本文调查陕西渭北旱塬陇县烟区的烤烟生长现状,分析该区土壤养分肥力,并通过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就施用腐殖酸
<正>一、试题所考查的知识与能力今年考题重视对中学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太阳活动、大气运动、自然界的水循环、地质灾害、气候类型、自然地
判决性实验随着科学理论的不同来源而不同,可分为三条进路,即由原理演绎出的理论相对应的判决性实验、由事实归纳出的理论相对应的判决性实验以及单称命题的判决性实验。通过
介绍了建筑工程资料的作用,分析了做好工程资料管理的必要条件,并针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保证工程资料的真实准确性。 This paper int
随着沙漠化土地的日益扩大,沙漠防治工作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果能使治沙植物产生经济效益,就能激发人们种植的积极性,从而使沙漠治理可持续发展。陕西榆林地区人民有食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口腔癌,其构成比在国内外均居第一。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浸润性强。舌癌常早期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有文献报道高达60—8
<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基础实验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同时也关注观察、实验、思维、探究等科学方法的考查,从验证与探究、设计与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青少年宗教信仰呈悄然上升的趋势,特别在西部社会。关注当代青少年宗教信仰现象,了解西部青少年宗教信仰的现状,分析青少年宗教信仰的原因,探索宗教信
<正>笔者研读文综地理《考试大纲》地理必考内容并对比、分析近三年文综地理试题,发现《地理必修一》的必考内容大部分都有考查过,但有三个必考内容的考点三年来还没有考查过
<正>时文展示学不厌精张保振当今世界,书多如山,且一座连着一座,一座又比一座高。那该如何学习?窃以为:学不厌精也。学不厌精,即学习不仅不讨厌那些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