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寿胎丸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蛋白质组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寿胎丸安胎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复发性流产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1.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的制备及寿胎丸干预:CBA/J×BALB/C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DBA/2建立复发性流产模型,将复发性流产模型CBA/J×DBA/2孕鼠按怀孕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模型组、寿胎丸高剂量组、寿胎丸中剂量组和寿胎丸低剂量组,从妊娠第1天开始给药,孕14天后处死小鼠,计算各组胚胎丢失率。2.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蛋白质组学研究:应用固相pH梯度(IPG)2-DE技术分别分离模型组、正常组、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蜕膜组织总蛋白质后,经考染显色、PDQuest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分析得到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再经Mascot软件搜索SWISS-PROT和NCBI蛋白质数据库鉴定蛋白质,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资源对所鉴定蛋白质的功能进行分析。3.差异蛋白质HSP27、α-enolase、Transferrin、Annexin A2结果验证:采用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对4个可能与复发性流产及寿胎丸作用相关的差异蛋白质HSP27、α-enolase、Transferrin、Annexin A2从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验证蛋白质组学鉴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1.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的制备及寿胎丸干预:小鼠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胚胎丢失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寿胎丸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胚胎丢失率均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寿胎丸低剂量组未能明显改善复发性流产小鼠胚胎丢失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蛋白质组学研究:建立了模型组、正常组、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蜕膜组织的2-DE图谱。PDQuest软件的分析结果显示,每张2-DE图谱约有800个蛋白质点,蛋白质分子量(Mw)主要集中在10-100KDa范围内,等电点(pI)主要分布在pH4.0-10.0之间。以模型组为参照,其余各组蛋白点与其匹配率为83%,表达差异3倍以上的蛋白点有60个,其中上调的点有28个,下调的点有32个。通过比较模型组、正常组、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的差异,发现并鉴定了30个可能与复发性流产及寿胎丸干预相关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涉及绒毛外滋养细胞的侵袭、蜕膜组织血管的重建及蜕膜细胞的凋亡等。3.差异蛋白质HSP27、α-enolase、Transferrin、Annexin A2结果验证: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小鼠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蜕膜HSP27、α-enolase表达明显升高,Transfern、Annexin A2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蜕膜HSP27、α-enolase表达均降低,AnnexinA2表达均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寿胎丸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蜕膜Transferrin表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寿胎丸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蜕膜Transferr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各实验组中HSP27、α-enolase、 Transferrin、Annexin A2于蛋白表达水平和2-DE结果相一致。结论:1.寿胎丸能够降低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的胚胎丢失率,具有显著的安胎作用。2.成功建立了模型组、正常组、寿胎丸高、中、低剂量组的双向凝胶电泳(2-DE)图谱,鉴定了3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提示复发性流产是一多种蛋白质参与的复杂过程,小鼠蜕膜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是筛选复发性流产病变相关蛋白质的可靠方法之一;寿胎丸可调节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多种蛋白质的表达,提示该复方具有多靶点的作用特点。3.HSP27、α-enolase、Transferrin、Annexin A2的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验证结果与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一致,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蛋白质组学实验方法的稳定性及其结果的准确性;寿胎丸通过下调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HSP27、α-enolase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Transferrin、Annexin A2蛋白的表达,从而实现维持妊娠,降低胚胎丢失率,这可能是其安胎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