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AL-Cu合金的热振动时效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mum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一种铝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即在材料的热时效初始阶段加入振动,既能降低淬火残余应力,又能利用振动在材料内部形成的位错以及晶格畸变等调控材料第二相析出行为,改善性能。以Al-5.2Cu-0.43Mn-0.25Ti合金为例,通过硬度测试、拉伸试验、恒温浸泡法、电导率测试、极化曲线、金相观察(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盲孔法测算残余应力等测试分析技术,研究了热振动时效工艺对材料内部第二相的析出过程以及晶界析出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l)试验合金材料在固溶-淬火阶段获得的较大残余应力能诱发θ″相的应力位向效应。而热振动时效引入的微小塑性变形产生的位错组态,诱发了θ″相的非均匀形核,提高了形核率,起到了细化析出相尺寸的作用,且能抑制析出相的应力位向效应。  (2)在本文试验条件下,-40~80MPa/83HZ/40min热振动时效处理,可使峰值时效态材料的残余应力由0.86Rp0.2降低至0.28Rp0.2,极限抗拉强度提高约5%,延伸率提高约25%,且将达到峰值时效的时间缩短了1倍以上。  (3)实验合金经热振动时效后,不仅促进了第二相析出,而且使晶界析出相更容易球化,电导率降低,耐晶间腐蚀性能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分析面肌痉挛患者在长期重复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下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50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型
该文通过正交实验,研制出具有工作较好、强度损失低、抗分散性能好等优点的新型水下不分散剂DNA,配制出C40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并分析了水下分散剂DNA作用机理:DNA中的聚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无数家庭破碎,家住四川德阳的廖智一家未能幸免.女儿丧生,双腿截肢,丈夫抛弃,廖智的人生自此发生巨变.在大家都以为原本是舞蹈老师的她不能
期刊
在这个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世界里,电子产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随处可见人们使用电子产品、如MP3、手机、电脑、ipad等等。焊料作为电子封装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性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