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化教学”是将生涩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主动将课堂知识与自然、社会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激发兴趣,从而在此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行为习惯的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将社会实践融入课堂,结合热点知识,让知识在生活背景中具体化,有利于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合理地处理生活实践问题和书本知识的关系,启发他们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之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人。通过对国内和国外文献的研究发现,生活化教学已趋于完善并形成一定的体系,但是多数是针对高中德育课程的研究,真正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研究的寥寥无几,具体到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研究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经济政治与社会》为例来进行探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探究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关策略,来提高教学效率。本论文以笔者在一线教学的工作经验、听评课活动以及访谈活动为基础,探讨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理念、课堂现状、原因及其改进措施。本论文正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生活化教学概述。生活化教学有深刻的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其原则主要是“三贴近”原则、主体间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第二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新时代的发展,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要实施生活化教学。第三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通过调查,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如下问题: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活世界,部分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部分教师教学流于形式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等。产生这些问题,既有来自教师和学生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第四部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对策。具体措施主要有:遵循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准则。教学内容生活化,注重立足实践,联系生活善用教材,关注社会热点辅助教材教学。教学方式多样化,善用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教学资源生活化,重点开发课程资源,联系家校和社会实际,深度挖掘资源。第五部分,以《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中的《商品和货币》为例,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