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VM)是最常见的一种低流量血管畸形,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会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和外貌形态产生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目前硬化治疗是治疗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手段,但其使用的各类硬化剂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神经损伤是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临床上最常用的无水乙醇和1%聚桂醇注射液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它们对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通过临床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总结神经损伤发生后的临床特征,正确认识硬化剂致神经损伤的易感因素、发病机制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和使用硬化剂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1、(1)将不同剂量(0.1ml,0.2ml)的无水乙醇滴在大鼠的坐骨神经上,在不同的时间点(1天,2周,4周,8周)观察坐骨神经所支配的下肢运动、神经传导的电生理指标和组织结构的分级;(2)将不同剂量(0.1ml,0.2ml)的1%聚桂醇注射液滴在大鼠的坐骨神经上,在不同的时间点(1天,2周,4周,8周)观察坐骨神经所支配的下肢运动、神经传导的电生理指标和组织结构的分级;(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的硬化剂在不同时间点对坐骨神经所支配的下肢活动,传导功能和组织结构影响的差异。2、回顾研究2014年1月-2015年3月接受硬化治疗的436例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接受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VM患者在治疗后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分析接受1%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的VM患者在治疗后神经损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比较分别接受无水乙醇和1%聚桂醇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动物实验部分:大鼠坐骨神经与无水乙醇直接接触后,1天,2周,4周和8周时,大鼠下肢运动评分:0.1ml组的运动评分为0.85±0.37、1.27±0.46、3.70±0.67和3.79±0.45;0.2ml组的运动评分为0.70±0.47、0.87±0.35、1.40±0.52和2.80±0.84;C组的运动评分为3、4、4、4;D组的运动评分为2.95±0.22、4、4、4;NS组为3、4、4、4;空白组均为4分。坐骨神经传导功能:0.1ml组和0.2ml组在2周时经传导的潜伏期Lat分别为12.16±1.82和13.83±1.36均较空白组的6.32±0.95和NS组的6.11±0.97出现了明显的延长(P<.05),而动作电位的波幅Amp则分别为6.11±1.96和5.63±2.04,均较空白组的10.83±2.00和NS组的9.86±3.17出现了降低(P<.05)。4周和8周时,A组和B组的潜伏期和动作电位波幅均较2周时改善,但与空白组和NS组相比仍有差异(P<0.05)。C组和D组的潜伏期在2周时分别为7.47±4.05和6.65±1.05,均较空白组的6.32±0.95出现了延长(P<0.05);C组和D组的动作电位的波幅Amp分别为7.87±0.96和6.36±1.88,均较空白组出现了降低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周和8周时,C、D两组的潜伏期和动作电位波幅均持续改善,但与空白组比较均仍降低(P<0.05)。组织结构变化:在光镜下,A组轻度结构的破坏占15%,中度的破坏占60%,重度的破坏占25%。B组中轻度破坏占5%;中度破坏占50%,重度破坏占45%;NS组中正常样本占80%,轻度破坏样本占20%;空白组中10例全部为正常样本,占比100%。C组20%样本正常,80%为轻度的结构破坏;D组中15%为正常样本;轻度结构破坏为85%。C组和D组间神经的受破坏程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透射电镜下,A组中轻度破坏占7.5%,中度破坏占57.5%,重度破坏占35%。B组中度破坏占55%,重度破坏占45%;NS组正常占77.5%,轻度破坏占22.5%;C组中正常占10%,轻度破坏占90%;D组中正常占5%,轻度破坏占95%。临床部分:共337例患者接受无水乙醇硬化治疗,146例患者接受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接受无水乙醇治疗的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65%和92.31%,均高于聚桂醇两组的90.18%和85.71%。但硬化操作成功率上,无水乙醇两组分别为98.07%和97.44%与聚桂醇的97.59%和100%差异并不明显。共12例患者出现13次神经损伤或类神经损伤症状,其中11例出现在无水乙醇治疗后,1例出现在聚桂醇治疗后。损伤的发生部位均位于腮腺咬肌区、关节等有重要神经走行区域。无水乙醇导致的11例神经损伤患者在3-15个月随访后9例部分或完全恢复,2例在随访期间未恢复。聚桂醇治疗后1例患者在治疗区肿胀消退后神经相关症状消失。结论:在实验中无水乙醇和聚桂醇与神经组织接触后均可引起神经组织结构的破坏和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异常。无水乙醇导致的破坏更为严重且存在剂量相关性,可引起受支配效应器的活动异常。聚桂醇导致的破坏相对较轻且在我们的研究剂量范围内不表现出明显的剂量相关性,不引起神经所支配效应器活动的明显异常。神经结构和功能受破坏后其恢复程度与受损程度相关。临床上,无水乙醇和聚桂醇在治疗静脉畸形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无水乙醇的治疗有效性高于聚桂醇,但聚桂醇的神经安全性则高于无水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