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脑外伤患者血液IncRNAs动态变化及差异表达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在保持正常细胞功能(如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等)的同时在生物学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lncRNA的调节异常可导致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如(),相关研究进展迅速;然而,lncRNA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injury,TBI)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LncNRA表达谱探索TBI患者(血液)中存在的lncRNA对TBI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否发挥作用。  方法:严格筛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小于8分的重型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总共12个样本的血液组织,9例创伤性脑损伤成年男性患者(分别在24h、48h、72h共3个时间点采集静脉血)3例非创伤性成年男性对照组,提取总RNA,并进行单色基于微阵列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进一步作包括基因本体(GO)分析和信号通路分析在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在每个观察时间点都有2倍以上差异表达,表达上调的lncRNA有232种,其中有生物学注释的较完整注释的lncRNA有75种;表达下调的lncRNA有63种,其中有生物学注释的较完整注释的lncRNA有22种。信号通路分析表明,lncRNA相关mRNA转录本对应有16种信号通路上调和10种信号通路下调(p<0.01)。GO功能分类分析表明,上调转录本对应的最高富集的GO靶标与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相关,下调转录本对应的最高富集GO靶标与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相关。  结论:lncRNA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研究领域目前尚未有报道,本课题率先探索了颅脑外伤后循环外周血血液中是否有lncRNA的参与,动态观察了其在伤后不同时间点上的变化趋势,发现了存在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参与上调的信号通路有16条,下调的信号通路有10条。随机选取其中两条通路进一步进行分子生物学功能注释Pathway分析,发现有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补体及凝血级联反应和细胞凋亡等一些与颅脑损伤过程密切相关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有助于后续实验研究详细分析脑外伤后机体内继发应激反应的分子作用机制及颅脑创伤相关的诊断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本研究作为前瞻性研究,应用高度敏感的RT-PCR技术,以CK19mRNA、MUC1mRNA和hMAMmRNA为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乳腺癌骨髓中微转移,探索此类指标在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的敏感性、
  本文探讨了融合基因Fcy::Fur/5-氟胞嘧啶系统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论为融合基因Fcy::Fur/5-氟胞嘧啶系统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对慢性应激引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动物模型及机制进行了研究。文章选用75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25只)和慢性应激组(50只),后者以束缚浸水应激方式连续应激21
研究目的:关于睾酮促合成,改善低睾酮水平者身体组成、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多,但结论存在争议,并且尚无主要针对慢病晚期者的研究。本试验目的在于了解十一酸睾酮在改善慢性疾病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