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植酸是一类复杂的有机物质,在地球上广泛分布,有多种用途。我国在农用上早就通过堆沤肥,施草碳肥田,提高农作物产量。1974年以后大力推广腐植酸肥料,相应的各方面研究与应用也广泛开展起来。1980年前后,我国首先从风化煤中提出黄腐酸(黄腐酸为腐植酸的一部分)用于农业。1990年前后,我国在前人堆沤肥,高温堆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人工配料“发酵肥”的发酵液中提取黄腐酸,为区别从煤炭、泥炭中提取的黄腐酸(矿生黄腐酸MFA)暂定名发酵黄腐酸(FFA)。FFA较MFA分子量更小,功能团更多,生物活性更强。它本身可做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做抗旱剂,它还可与植物营养元素螯合,螯合生产专用肥料。FFA制取原料主要是农副产业有机废弃物,如锯木屑(锯末)、谷物的糠壳、秸秆等,经微生物发酵即可提取。各地均可生产,不受风化煤、草炭等矿生黄腐酸原料产地的影响,生产投资少,时间短,无三废排放,易于推广。本文研究了发酵腐植酸的和FFA制取及其螯合肥料的效果,其主要结果如下1.技术要点首先是搞好发酵料配比,调控适宜发酵条件,提高FFA的产出量,其次是优化专用肥料配新,进行朁效螫合并确定适宜的生产条件及工艺流程。发酵料中N、P、K加入量2.5%,水料比2:1,发酵后30-40天取出发酵料,加水为料水比1:2,用NaOH调至pH值9~10,压挤抽滤均可,得发酵液。静置4小时后,获得碱提取腐植酸,再酸析离心或过滤,弃残渣后溶液为发酵黄腐酸。2.优化发酵物料与发酵条件的量化调控配料中,增加N的量,适当加水,调节通气条件先松后紧。在发酵室内保温防干,延长大于50℃的时间。3.确定适合不同作物的FFA螯合肥料配方按不同作物的需求,优化螯合肥料配方并进行田间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独创FFA螯合肥料螯合反应条件(pH值,温度,配料比)与工艺流程。4.确定了延长产品有效期的技术与方法。5.FFA螯合肥料的使用浓度:400-600倍。该项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民生产能力,减少了农药的施用次数,减少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