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九十年代后盛行于西方的两大国际政治理论流派,至今仍对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文力图对这两大理论流派进行深层次的对比分析,进而揭示出其理论本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政治理论作出前沿性探讨。 本文对新现实主义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比较分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传统现实主义的危机与新现实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共分三节。第一节介绍新现实主义兴起的背景;第二节着重介绍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代表作品;第三节着重介绍新现实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和补救、继承和发展;第二部分介绍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对新现实主义的挑战。第一节介绍新自由主义的兴起;第二节从国家中心论与国家目标、武力的重要性、相互依存、无政府世界的特征以及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行为的假定、收益与国际合作这五个方面来比较和分析新自由主义对新现实主义的挑战。第三部分首先主要立足于对新现实主义的理论假设和理论框架进行简要的分析,指出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是基于自私的人性,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系统以及自助的系统这三个前提和一个假设(国家是最重要的行为体)之上的。三个前提和一个假设在逻辑上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沃尔滋据此来构建其严密的结构理论。但其理论并非无懈可击,仍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新现实主义的结构单元只强调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忽视了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和影响。第二,新现实主义片面强调国际系统的结构,忽视国际系统中的过程。第三,该理论重点研究大国的行为和影响,宣扬大国主宰国际政治的观点,忽视中小国家的作用和影响。其次,简析了新自由主义,指出新自由主义倡导者基欧汉根据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的;除国家之外,国际组织、跨国公司、跨国联盟和跨政府联盟等非国家行为体也是具有国家影响力的新国际行为体;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依存的国际社会里军事力量不再起主要作用;国际制度能够约束理性的、利己的国家行为体的欺骗行为,从而促进国家间的合作这五个相互关联的前提来构筑其国际合作理论,并指出其制度定义存在缺陷。最后在结语中指明两种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方向是新现实主义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的互补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