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意识形态的传播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群众基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长期革命的政党变成了一个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没有放松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对建国初期国内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顺利保障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从而稳固了新生的政权。中共八大是新中国第一次党代会,大会确立了党在当时的路线和方针。八大前后,毛泽东所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论十大关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与新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光辉典范。这两个文件成为建国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对当时的国家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传播学的视角,对建国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对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及其他传播的分析,还原了一个清晰的新中国初期政治传播图像。大众传播中的广播,书籍和报纸,作为当时传播的主要形式,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的传播;组织传播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传播,本文对组织传播的运行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新中国的宣传网制度是人际传播的主体,本文通过对宣传员和报告员制度的分析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其他传播包含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群众运动,本文通过对这些传播方式的研究,从中得出些许多经验和教训。当今社会,西方敌对势力仍然没有放弃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渗透与诋毁,社会思潮在国内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改革开放后,群众的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青少年一代的思想更为活跃。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在现在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新的科技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媒体,在意识形态传播方面起到了以往传媒不可比拟的作用。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对新闻传播的控制,积极探索多种传播渠道,健全新闻传播的法律制度,并且力求传播内容的通俗化。从历史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中国化马克思的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