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焦点问题,而三农问题的重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增收难的问题。农村居民增收不仅关系到庞大群体生活水平的高低和作为国之基础的农业发展步伐快慢,更关系到全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社会长治久安以及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供应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其所作的贡献并不匹配,收入大幅低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依然面临增收难的困境。因此,以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增收为研究对象,对促进黑龙江省全局经济可持续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其他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收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农民收入的不同研究成果,概括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以及重点难点。定义研究的基本概念,阐述理论基础。其次,针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动态变化及现状进行分析,将1985年至2013年期间农村居民收入以2004年为分界点划分为两个大阶段,总结各阶段不同时期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变化态势和原因,并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综合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增收的影响因素。近年来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提升较快、货币收入支配能力显著增强、劳务经济加快发展、城镇化稳步推进都是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应清醒的看到国家惠农政策对农村居民增收的支撑力逐步趋弱,农业生产内部增收空间收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为度量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构建岭回归模型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第四,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同其它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先同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这六个农村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对比,得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发达省份绝对差距持续扩大,相对差距在缩小的结论;再同地理位置相近的辽宁、吉林进行比较,分析三地不同的发展特点。最后,提出促进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增收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