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通过胃癌16排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探讨胃癌灌注参数与影响胃癌预后的几个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明确胃癌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2.探讨胃癌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间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 1.选择28例经胃镜证实的胃癌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及三期增强扫描,探讨胃癌灌注参数局部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系数(PS)与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几个病理因素(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2.对其中27例组织切片进行CD3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间的相关关系,并对胃癌多排螺旋CT灌注参数与MVD、VEGF作相关性研究。 结果: 1.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及三期扫描能准确地描绘胃癌形态及功能的变化,其中胃癌的灌注参数PS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7例胃癌组织的MVD值从12到60不等,平均为37.81±10.99(个/视野)。本组27个病例中VEGF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59.26%。MVD、VEGF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浆膜层是否受侵无明显关联(P>0.05)。VEGF阳性组中的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CT灌注参数PS与MVD、VEGF蛋白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1.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成为评价胃癌预后的一种有前途的模式,其中PS有望成为判断胃癌TNM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