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宽波段亚波长结构偏振元件的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红外热辐射探测,偏振技术可以丰富被测目标的信息,提高系统的识别能力。亚波长金属线栅偏振元件具有体积小、工作波段范围宽、入射角度大等优点,对于促进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金属线栅偏振元件的研究集中在线栅结构的设计与改进、制备工艺优化、应用领域拓展等方面,对于线栅基底性能的研究鲜见报道。对于偏振元件,基底剩余反射率越小,光的传输效率就越高,设计多层减反射膜金属线栅结构,降低基底剩余反射率可以极大的提高元件的偏振性能。本文在Si基底上,中波红外3-5μm波段设计并制备了镀有多层减反射膜的单层金属Al线栅偏振元件。首先根据等效介质理论与严格耦合波理论对无介质层时的偏振元件进行优化,并使用有限时域差分方法模拟各线栅参数对偏振性能的影响。之后根据薄膜设计理论,在基片上设计多层减反射膜结构,并模拟分析减反射膜对偏振性能的影响,金属Al线栅结构的最终设计参数周期p=300 nm,高度h=100 nm,占空比f=0.5。针对薄膜制备技术及光刻技术进行研究,制备金属线栅偏振元件。通过在真空室中充入氧气降低Si O材料的折射率,提高与高折射率材料Si的匹配性,并优化烘烤温度、沉积速率与离子束流的工艺参数,提高了薄膜的表面质量与耐环境性;优化了光刻匀胶速率、曝光时间与显影时间,并在沉积金属时使用间歇镀Al法降低热辐射效应对光刻胶的影响,提高了金属线栅结构的精度。采用实验室搭建内置起偏器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偏振元件进行光谱测试,利用扫描电镜与原子力显微镜对元件的微观结构进行检测。将制备的元件实际与理论进行对比,并利用TFCalc软件和FDTD软件逆向反演分析薄膜材料光学常数与线栅结构的误差对偏振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经测试,制备的金属线栅偏振元件在3-5μm波段上,TM波平均透过率为89.1%,TE波平均透过率为0.6%,消光比为21.7 d B。
其他文献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根据Omdia (OVUM) 2020年12月对全球106家运营商的调查,82%的受访者认为所在企业所有或部分业务领域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63%的受访者认为所在企业正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25%认为企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步伐;而“提升客户体验并增强关系”则成为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首选驱动力.rn通过对主要国际运营商数字化运营转型历程的分析可以发现:数字化重塑了客户体验,客户希望在整个客户旅程中得到个性化和一致的高水平服务;由此驱动运营商在客户体验、产品形态、运营模式、数据能力等方
期刊
卡塞格林式光学系统能实现长焦距大孔径成像,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天文等远距离探测领域。经典卡塞格林光学系统能够实现轴上点完善成像,但离开轴上点之后轴外像差迅速增大,严重影响成像质量,限制了成像视场范围。R-C系统作为卡塞格林系统的衍生结构,其视场有所扩大,但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其视场仍较小。为了更好地满足较大视场的要求,可在两反射镜前方或后方加入校正镜或校正透镜组来校正轴外视场的像差,但这种方法使结
激光扫描投影技术能够基于零部件的CAD数模在待装配的准确位置处投影出清晰明亮的外形轮廓线框,从而辅助工人完成零部件的智能装配和制造,提高装配精度和工作效率。其中激光扫描投影系统的“标定”,即激光扫描投影仪坐标系与被投影物体坐标系的转换和统一是该系统的技术关键。如果“标定”不准确,将导致投影出轮廓线框图形的位置不准确,就无法满足先进制造场景下的精准定位与装配操作要求。而现有激光扫描投影系统的标定技术
激光干涉向后转移是激光向后转移和激光干涉技术结合而产生的新技术。激光干涉向后转移作为一个新兴的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具有应用范围广、低成本、高效、无污染和可在大气环境下实施等优点。以短脉冲激光作为光源,能够在大气环境下,在接收衬底表面制备大面积微纳结构,同时实现亚波长粒子制备。本文基于脉冲激光沉积原理,提出双光束激光干涉向后转移理论模型,研究了激光能量密度、脉冲数和薄膜厚度等参数对激光干涉向后转移的影
为永联村搭建数字永联“安全感知一张图”和“生态环境一张图”,构建乡村治理的“智慧大脑”;赋能“水务大脑”,打造国家水利部样板工程“智水苏州”;依托5G+北斗,落地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公交;在昆山新吴街打造全路段“智慧路灯+市政道路杆件共杆”双整合提升示范项目,焕新城市面貌……rn5G商用以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移动”特续发力5G新基建,落地多项“里程碑”式的5G应用.从5G网络的部署到5G行业应用,再到构建以5G为基础的数字乡村样板,苏州移动为苏城发展持续赋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