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清肝泻火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肝火旺盛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CL-90评分等的变化;2)探讨清肝泻火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肝火旺盛证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釆用自身前后对照法(即单组比较法),纳入西医符合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且中医辨证为肝火旺盛证患者36例,这36例患者均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病人。所有患者给与清肝泻火法组方的清肝泻火汤,口服免煎中药,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疗程为3个月。观察指标包括:中医临床症状、90项症状自评量表、安全性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观察以上指标。应用SPA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男性占10例,占27.8%,女性占26例,占72.2%,男女患病比例为1:2.6。入组的肝火旺盛证患者,术后病程小于半年最多见。(1)中医症状、证候积分情况: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中医单项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口干、口苦口渴、急躁易怒、胁痛、面红目赤、手术部位胀痛不适、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0<0.01,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Z=-5.242,P=0.000,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痊愈率为2.9%,显效率为12.9%,有效率为69.4%,总有效率为86.1%。(2)90项症状:本研究共收集36例符合条件患者入组,与常模对照:患者在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恐怖上得分均高于常模,P=0.000<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偏执因子上得分与常模比较,P=0.039<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与常模比较,P值分别为P=0.424(P>0.05)、P=0.682(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在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敌对、偏执因子上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0<0.01,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在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与治疗前比较,P值分别为P=0.058、P=0.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泻火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肝火旺盛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SCL-90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帮助甲状腺癌患者减轻负性情绪,助于疾病康复。总的来说,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有正确、安全、可靠的效果。同时,中医药治疗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具有广阔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