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续刚构桥以其良好的结构特性,在现代桥梁建设中受到越来越多设计者的青睐。但随着跨度的不断增大,连续刚构桥跨中持续下挠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这种现象的发生与传统预应力设计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预应力设计方法大多是采用内力包络图进行控制设计。由于该方法被设计规范所认可,所以绝大多数梁桥的预应力设计依此观点。同时,正是采用传统的预应力设计观点,造成许多桥梁成桥若干年后出现跨中持续下挠的现象。为了改善连续刚构桥成桥后受力状态,避免跨中过度下挠的发生,本文研究了以控制桥梁长期变形为目地的合理成桥应力状态预应力设计方法。本文在荷载平衡原理基础上,结合连续刚构桥特点,研究了基于连续刚构桥合理成桥状态的预应力钢束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模型分析结构受力特点,结合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特点,得到连续刚构桥在合理成桥状态时的受力特征,并通过计算得到桥梁合理成桥状态下各截面弯矩值,根据合理成桥状态应力公式算得截面预应力钢束用量。期间讨论了悬臂束与合龙束应力特点,分析它们对结构内力的影响。由于合龙束是在桥梁合龙后张拉,会对结构产生较大的次内力,在预应力设计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文章对合龙束次内力效应做了比较详细的探究。然后将基于合理成桥状态的成桥弯矩与原设计成桥弯矩做了对比,指出基于合理成桥状态的预应力设计使桥梁在成桥内力与结构耐久性上更具优势。为了完善本文所讨论的基于合理成桥状态预应力设计方法,在文章最后对后期合龙束不同参数对跨中应力与位移的影响等问题做了具体分析。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探讨合龙束不同布置长度、张拉时间、张拉数量与跨中应力与位移的关系,为工程设计中如何合理布置合龙束,使桥梁成桥后的应力与线形最佳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