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诺《美学理论》的哲学解读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w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多诺《美学理论》凝聚着他一生的现代性批判思想,阿多诺是哲学家,《美学理论》也是“哲学美学”,因而本文以哲学的方式解读他的思想和理论,而所谓“哲学的”方式我指的是康德理性批判意义上的反思性批判。   本文首先清理《美学理论》的“问题意识”,而这项任务的完成只有联系欧洲现代性思想史语境才有可能。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境况与阿多诺的人生境遇凝结成他独特的生存体验,这构成他看待世界构想理论的“主体视界”(导论)。在现代性审美批判理论演进的背景中,阿多诺的批判理论独具特色,这形成《美学理论》的问题意识和解决路径,这也使阿多诺在当今(后)现代性争论中成为一个热点,本文选题也就获得了意义,对这些问题的论述形成第一章。第二章论述《美学理论》的艺术本质观,艺术成为阿多诺整个批判的“操作平台”:在阿多诺独到的审视和巧妙的思辨之下,艺术成为对抗现实和寄托希望的一块乌托邦飞地。但这何以可能?回答是艺术具有真理性。何种真理?美与真的统一论述由来已久(比如黑格尔),但阿多诺最为担心的是一种以同一性思维设想的实体性的“伪真理”,这样,观念论同一性思维的批判就成为非同一性得以“出场”的前提,这成为第三章。真理本身如何出场,出场的“合法性”何在?对这个重要问题的回答构成《美学理论》的元理论:对艺术真理的审美理性奠基,这在具有深厚古典哲学素养的阿多诺看来是无可置疑的。但身处某种“后形而上学思想”(哈贝马斯语)境况下,阿多诺反对对审美理性作观念论的先验奠基,他要另寻一条由自然引导的模仿式认识途径。但这种理论范式最终仍无法走出观念论的本质主义,这里显示出阿多诺思辨深邃幽暗的矛盾性,成为阿多诺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最深刻的限度,这是本文第四章着重讨论的问题。如果艺术真理获得奠基得以出场,那么它是什么?当然,正如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所示,这个“什么”不是“存在者”意义上的,而是“真理性内容”,谓之精神、价值和意义。这就是第五章。那么,这样的真理如何现身,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当然以艺术的样式,或者说,历史性的真理历史性地存在于现代艺术之中,现代艺术以幻象、谜语、单子的方式保持着真理,真理的这些悖论性的存在样式,皆源于当代的历史性真理的意义就是对现实的否定和批判。这是第六章。第七章论述现代艺术的社会性。面对异化的现实,我们需要怎样的艺术?答案当然就是阿多诺阐发出来的具有真理性的现代艺术,它的社会存在功能和意义就在于批判。正如艺术真理具有否定性一样,现代艺术也必然以“不介入”的固守姿态进行社会批判,因为文化工业制造出的是商品而不是艺术品。对艺术品真理性的坚守,使《美学理论》的艺术思辨带有强烈的古典哲学的超越色彩。由此引出最后一章对阿多诺艺术思辨的反思性批判,特别应强调的是,这种“批判”是针对阿多诺理论策略而言的,不是置疑阿多诺审美之思的时代价值。  
其他文献
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有史以来,黄河水患,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尤其自宋以后,黄河下游的水患更是日趋严重——钱穆在
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从小学就开始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基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两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目标的设计与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