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VP23R、VP48R和VP92R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lan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大细胞病毒(Megalocytivirus)隶属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是养殖鱼类危害最大的病毒之一,可以感染60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类。器官出血、腹水增多等脉管系统病变,是导致鱼类死亡的主要因为。VP23R和VP48R是肿大细胞病毒属病毒所共有的基因,研究表明,VP23R具有层粘连蛋白同源区,VP48R隶属VEGF家族基因,这两个基因的功能都与脉管系统有关。本文对VP23R和VP48R在ISKNV感染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研究。VP23R的292—576与鳜的lamininγIII2—6序列有44.5%的同源性,这个同源区是laminin与nidogen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免疫荧光证实VP23R定位于被感染细胞的外膜上,但并不是病毒的囊膜蛋白。免疫共沉淀证实VP23R可以与nidogen-1相互作用。免疫组化和电镜实验表明VP23R和nidogen在ISKNV感染肿大细胞外形成一个类基底膜结构为内皮细胞的贴附提供位点;免疫组化表明肿大细胞外贴附的内皮细胞为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Prox-1阳性,证明其为淋巴管内皮细胞。我们构建了缺失VP23R基因的ISKNV突变株,缺失VP23R之后的ISKNV只能在MFF-1培养细胞中传代一次,表明VP23R的功能与细胞的传代有关。为了研究VP48R基因的功能,我们构建了缺失VP48R基因的ISKNV突变株,VP48R缺失的病毒对活体鳜组织细胞的感染率大幅度降低,免疫组化证实ISKNV感染的细胞类型为淋巴管内皮细胞,表明VP48R的功能是作为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ISKNV的靶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为病毒的侵染提供更多的宿主。我们还研究了ISKNV线粒体定位蛋白VP92R的功能,先前的研究表明,VP92R可以促进黑色素瘤的恶变,本研究通过蛋白双向电泳技术,对稳定表达VP92R基因的B16F0黑色素瘤细胞的全细胞及线粒体蛋白组进行了研究,证明VP92R的促肿瘤恶变作用可能与P53抑癌基因信号通道的抑制有关。
其他文献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是我国沿海海域最重要的海洋头足类物种,现人工养殖已经取得突破。但养殖过程中普遍出现的性早熟现象严重影响其养殖效果,因此揭示养殖条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黄茅海河口是珠江入海河口之一,包括黄茅海河口湾及上游崖门纳潮河道,在其独特的地形条件影响下,形成数个有着稳定驱动机制的小尺度动力结构单元。本文应用构建的黄茅海河口三维
为了研究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在低温胁迫下行为表现、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相关耐寒基因表达的变化。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确定黄姑鱼的半致死低温,并研究低温胁迫对
该文将通过室内的静动三轴试验结果,建立静、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应变模型,并分析模拟波浪荷载下粉土中的孔压响应、临界循环次数、动强度;通过一系列渗透变形试验求出与一般
本文探索了蓝隐藻的实验室培养以及大规模制备类囊体膜的条件;建立并优化了叶绿素-蛋白复合物的去污剂增溶以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的方法,稳定分离到4种活性的叶绿素蛋白复合
南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频发的寒潮和热带气旋激发了丰富而活跃的海洋动力过程。强风所激发的陆架波是南海北部陆架区重要的海洋动力过程之一。本文基于验潮站水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