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生总费用按筹资来源法核算,包括公共筹资和私人筹资。从全球趋势看,医疗保障制度的全覆盖意味着医疗卫生费用公共筹资越来越能反映一个国家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责任。而我国公布的数据统计口径以及绝大部分研究都是以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财政投入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投入责任。自2005年医改开始至今,我国的医疗卫生费用公共筹资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结历史趋势就等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将来更好的发展埋下伏笔。本文以“新医改”为背景,以医疗卫生费用为研究对象,以公共筹资与使用为研究范畴,通过梳理“新医改”相关理论研究,结合使用宏观数据对医疗卫生领域卫生总费用的公共筹集与使用的规模和结构进行量化研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卫生总费用的公共筹资规模以及内部构成的长期变化趋势。主要研究结论有:医疗卫生总费用增速趋缓,公共筹资在卫生总费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个人现金支付负担减轻。但是也还有城乡资源分配不合理,各项医疗保障制度的筹资水平和受益水平差距较大,与国际比较医疗保障水平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历史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思路进行总结,最终以“新医改”总目标为指导,从增加政府投入责任,改善医疗卫生费用筹资结构,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国外经验上提出建议。